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让各种人才展示才华、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2-07-27 14:25: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日,就如何进一步破解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国政协在京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等方面问题建言资政。

  瞄准“高精尖缺”培养拔尖人才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张政文建议全面构建拔尖人才高质量培养体系,要明确培养规格,着力培养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世界眼光的拔尖人才;要优化培养路径,积极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实战现场中去培养人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钱锋建议,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引导高校瞄准世界工程科技前沿和国家“高精尖缺”领域;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新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方式,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共同打造新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关键性的创新人才都是从重大工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北京市政协委员齐向东建议,出台具体政策,鼓励龙头企业投资重大技术研发工程。齐向东还建议,打通企业和高校两个人才“蓄水池”,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联合培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设立良好舞台 释放人才活力

  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一条符合国情的可行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建议构建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在试点对象的选取方面,建议由区域地方转变为创新主体,选择具备条件的个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在试点改革的设计方面,建议由自发式改革转变为中央统一领导、统筹部署,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保证政策的有效衔接、资源的有机贯通;在试点改革的举措方面,建议在人才“引育留用”的关键环节,给予人才特区特殊政策。

  为精准施策,开创西部人才工作新局面,全国政协委员蔡晓红提出,设立西部专项,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切块,在西部布局一批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平台,以重大项目和平台集聚优秀人才,精准支持西部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在全国政协常委饶子和看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建议持续推动创新要素的配置,营造创新生态。对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要予以坚定且持续稳定的投入;通过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国际科研以及应用转化合作网络;在保证国家生物科技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更好的数据开放共享策略和互惠合作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 用好用活人才

  好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导向鲜明、操作性强、公正平等、灵活多样。全国政协常委赵家军建议,优化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地设置人才评价指标;厘清评价主体,让懂行的“专家”评,让用人的“东家”评,让接受服务的“大家”评;灵活多元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对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等机制方面,出台一系列科学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政协委员程建平建议,加快推进改革,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对高校事业编制进行科学配置,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打破人才激励天花板。

  信任是最大的压力,也是释放人才创造力的闸门。全国政协委员尚勇建议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人才主体授权要放到位,进一步下放科技项目立项权,将职称评定权真正下放到用人主体,从根源上破除“四唯”;推动用人主体改革到位,强化“不能用管理行政干部的方式管人才”刚性约束,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发展环境。

  政协委员通过专题协商会积极履职尽责,为党的人才工作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充分彰显人民政协的担当和作为。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