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非遗在直播间邂逅年轻粉丝 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3-11-10 11:14: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安俐)在深圳盐田沙头角,有一群鱼“活”了300多年。每逢传统节日,它们轻盈灵活地“游”进大街小巷。如今,这群鱼从街头巷尾“游”进了方寸屏幕上。10月31日,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收官直播——沙头角鱼灯舞专场,在YY直播正能量官方频道和南方都市报微信视频号同步上线播出。“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锣、鼓、钹、唢呐和螺号的伴奏中,在舞者的灵巧操纵下,沙头角鱼灯彩光四射起伏游动、左右摆动、上下翻跃,仿佛在水中穿梭,令人赏心悦目。直播向观众呈现了沙头角鱼灯舞的绝美风韵,累计吸引超过43.2万人次在线关注。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人们眼中,非遗像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非遗如何活起来、火起来?近年来,借力数字化,非遗焕发出青春活力与光彩,让直播间里的年轻人觉得“惊喜不断”“百看不厌”,也让非遗传承人们有机会讲出自己守正创新的故事。

  这些匠人的故事,就是非遗的点点滴滴

  “扎好马步、腰部要稳、向前游水,鱼不能翻肚子、状态要生猛,要把鱼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在YY直播间里,年逾八十的沙头角鱼灯舞国家级传承人吴观球舞起鱼灯,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吴观球14岁便开始随师傅吴胜源学艺,经过师傅精心指点和自身刻苦训练,他不但很快掌握鱼灯舞的表演技艺,了解表演整场故事过程,而且对配乐谱调、鱼灯道具制作等相关工艺都精通。现在尽管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对于鱼灯舞相关的大小事宜,他总是亲力亲为。

  “扎稳马步,人鱼合一,是舞好鱼灯舞的精髓。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热爱。”吴观球说。和吴观球一样,在YY直播间“中山醉龙舞”专场直播中,中山醉龙舞第六代传承人黄金渐也讲述了自己与“中山醉龙舞”不解之缘。

  “一开始学习是非常辛苦,我从10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醉龙舞,现在我的儿子跟我学习醉龙舞,我们还开展各种非遗‘进校园’活动,教更多的青少年学习醉龙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我这一代,把醉龙舞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承和传播。”黄金渐说。

  直播室,非遗匠人们讲述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不能让传统艺术‘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他们有着继承和发扬的意识,渴望在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守正创新。

  在潮州铁枝木偶戏专场直播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铁枝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潮州工艺美术大师陈培森告诉观看直播的网友:“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和观众喜好的变化,我在传统的木偶戏基础上做出了大幅度的创新和改革,在剧本方面,创作出反诈骗、反校园暴力等多个现代剧目;在木偶人物方面,制作了多款现代人物,让‘木偶们’脱下古装,换上牛仔裤、白衬衫。”在“广绣”专场直播间里,广绣新生代传承人谭靖榆带领网友们把目光聚集在一件件精美的汉服上。“我会把广绣应用在服装上面,比如说当下年轻人非常喜欢的汉服,还有一些服装的配饰,比如团扇、挂件、摆台等。”“90后”谭靖榆,不仅继承了广绣的传统技艺。而且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求变,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文创,为广绣进一步拓宽了发展路径,让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潮流”生机。面对谭靖榆介绍的诸多广绣文创作品,直播间网友纷纷留言要求“上链接”。

  我国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数量繁多。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要传承好首先要传播好。在五场直播中,大量来自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主动走到聚光灯下,来到方寸屏幕中,自信地展示非遗绝活、讲述非遗故事、介绍传承经验,这是文化的觉醒,也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传播有“术”传承有“路”,非遗融入烟火生活

  非遗文化美则美矣,但仍有不少人觉得“曲高和寡”。如何拉近其与年轻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愿意走近非遗并亲身尝试?YY直播选择用年轻的思维和古老的技艺相碰撞,让年轻观众关注非遗、了解历史。

  将非遗引入烟火生活,不是向观众灌输古老的非遗技艺,而是要创造一条联结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的新路径,带给人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直播,非遗活态再现,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遗能够“看得着”“听得见”“学得来”。

  在直播间里,YY直播金牌艺人们化身“非遗技艺练习生”,现场拜师学艺,体验非遗魅力。主播宝儿爷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现学现卖”,为直播间的网友们表演了一段醉龙舞。“其实这个木龙是非常重的,就刚刚我跟黄老师学得不太到位,‘假把式’,我都已经感觉非常累了,而且满头大汗了,更别说非遗的老师们,要拿着这个木龙长时间演出了。可见非遗传承人们是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的。”宝儿爷向网友们分享了自己体会。

  YY直播金牌艺人星辰也在直播间里学起了木偶戏表演。在学习了推、拉、提、拨几个简单动作后,星辰表示,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非常精准的力量把控和双手配合,由此足见传承人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付出。直播间网友纷纷刷起了弹幕:“不愧是国家级非遗”“想现场去看”等。

  非遗的保护核心是人而不是物,直播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直播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增强了传播效力。潮水般涌来的互动、反馈、点赞和评论,是对非遗匠人们莫大的精神鼓励,在直播间里,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依然强大。掌声越是热烈,反响越是强烈,表演者就会更有热情去磨炼技艺,蜕变成长,求新求变,精益求精。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弹幕,陈培森说:“现在表演用的木偶,每个大约0.6公斤,想熟练通过三根铁枝操控木偶人物表演,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人学习铁枝木偶戏,把这项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以现代化年轻化的视听手段,YY直播探索非遗传播新模式

  “非遗,是穿过漫长岁月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依旧灿烂如光;是消逝的老味道经过创新,发展成全新的人间烟火气。”在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直播间里,一位观看了非遗直播的网友感慨留言。

  近年来,国潮在年轻人中兴起,意味着一种趋向性的审美开始形成。这种审美以“中国元素”为内核,背后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非遗是国潮的重要一环,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凝结着先辈的智慧,镌刻着文化的基因。

  YY直播精准地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需求。早在2017年,YY直播就看到了直播特有的穿越时间、空间的属性,认为直播必将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大有可为。随后,YY直播先后成立“非遗频道”,摸索出了正能量直播的新范式。在YY2022年度巅峰盛典上,YY直播炬光联盟就宣布启动“非遗筑梦计划”,年内已陆续落地“青少年非遗公开课”“手艺人专场直播”等多项非遗相关活动。“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则深度整合平台、公会、主播、媒体、非遗传承人多方资源,高度聚焦大湾区文化特色,实现湾区文化创新传播,成为“筑梦计划”最有代表性的落地项目之一。

  YY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并以“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为要点,明确推动“人文湾区”建设。YY直播作为国内泛娱乐直播行业头部企业、广州市重点文化企业,紧跟国家政策,推出“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活动,希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数字媒介助力大湾区文化传承传播,同时,以现代化、年轻化的视听手段,提升传统非遗文化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认知度,扩大流行范围。

  时代在往前走,很多传统的场景注定是回不去的,但是骨子里的“中式审美”、对未知知识领域的向往,仍然通过网络空间重新被唤醒。非遗在直播里遇到了自己年轻粉丝,手艺找到了新的“传承人”,老师们找到了新的“教室”,年轻人从直播间里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多美,非遗文化将不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