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端牢十四亿人“中国饭碗” 奏响农业现代化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2-04-07 14:17:00来源: 解放军报

  端牢十四亿人“中国饭碗”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闻思录

  ■本报记者  王  钰

  写在前面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在良田万亩的北大仓,水稻正在棚内育秧;在经历了暴雨灾害的中原大地,冬小麦开始拔节;最早迎来春天的华南地区,早稻已经插秧,是时候给黄豆追肥了。

  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十四亿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展望未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也必将书写中国粮食安全的新篇章。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听一听“稻黍稷麦菽”奏响的农业现代化新乐章。

  土地的使命

  “农田就是农田”

  土壤是什么颜色?

  我们每天以土壤中生长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为食,却很少俯下身仔细观察脚下的土地。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一座土壤标本陈列馆,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种土壤类型标本。南海西沙群岛的珊瑚沙土、三江平原的肥沃黑土、东海之滨的滨海盐土、新疆戈壁的棕漠土……它们相隔千里,颜色质地各异,却肩负着共同的使命——种植中国粮食,养活中国人民。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面对逐年增长的粮食需求,18亿亩耕地红线已成为一条不能失守的底线。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这两年,我们引导生产经营主体腾退低效劣质果树、苗木,恢复粮食种植。”四川省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科科长邹华介绍,仅去年一年,都江堰市恢复水稻种植6300亩,推动“非粮化”耕地向种植粮食的良性发展。

  田里种了粮食还不够,进一步推进农田高产高效,才能走出更宽的路。为此,我国明确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以前一块格田面积最多1亩,现在能达到8亩。”湖南省澧县盐井镇张家垱村党支部书记廖万松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小田”变成“大田”,更便于大型农机“闪转腾挪”,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拥有更大面积耕地的北大荒集团大兴农场,水田标准化改造工程将格田面积扩大到二三十亩。

  “今年的目标是再建设3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兴农场农业科科长杨成林说,“高标准农田具有适宜机械化生产、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平均每亩地生产成本减少140元,稻谷出米率提升1至2个百分点。”

  大兴农场四周水网交织,2019年和2020年夏秋季,农场遭受涝灾。高标准农田由于土地平整,配套水利设施完善,很快便将积水排出,抗灾能力明显强于普通农田。

  “涝了可以排,旱了可以灌,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高兴地说。

  种子的旅程

  打好种业翻身仗

  夏季在北方的田野里劳作,冬天“飞”往温暖的南方——每年定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除了候鸟,还有育种科研工作者。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就是其中一员。她所选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亩产400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冬季寒冷又漫长的黑龙江,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而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每年则有2至3个生长季。为缩短育种时间,几乎每年秋季,李艳华都奔波4000公里,带着大豆种子从黑龙江前往海南进行育种工作。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从“东方魔稻”到打响种业翻身仗,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目前我国水稻和小麦种源能够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且有竞争力,玉米和大豆种子基本自给。播撒在田间的一粒粒“中国种子”,是我们端牢“中国饭碗”、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最大底气。

  作为四大主粮之一,我国的小麦种子已100%自主可控,育成并推广一系列优质、高产、抗旱节水的小麦新品种,单产、品质等方面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在20世纪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强筋、弱筋面粉的需求愈发强烈,而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应小麦品种。

  “中国的小麦要满足中国人的胃。”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带领团队埋头苦干10年,在2001年成功选育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面积曾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

  “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小麦在强筋、弱筋优质品种上完全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媲美。”许为钢表示,这使得我国成功抵御了国外优质小麦对中国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

  在北京,新建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能满足未来50年、150万份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需求;在新疆,来自北大仓的团队驾驶大型机械穿梭在玉米制种基地,用10天时间完成1.4万亩玉米的去雄工作……四川、甘肃、海南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52个制种大县,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共同构建起中国种业的核心生产格局。

  上月初,许为钢带领团队辗转河南省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等小麦主产区调研。受去年暴雨灾害影响,这些地区小麦播种推迟了10余天。实地调研过后,许为钢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小麦没问题,有保证的。”

  粮食的“一生”

  插上科技的翅膀

  白色的蒸汽从锅边不断冒出,厨房里弥漫着米饭的香气。“这是东北五常大米。”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退休干部张阿姨说,现在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米面,但她最喜欢的还是东北大米。

  口感和味道,与过去并无太大差别,但如今端上饭桌的米粒却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例如,这粒大米的“前身”——水稻蒸过“桑拿”。

  “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工厂化育秧。”与水稻打了40年交道的胡春光介绍,以前水稻育秧需要六七天,而且受天气影响大。现在,整个育秧过程转移到温室大棚内,根据秧苗生长情况调节环境温度、湿度,不仅时间缩短至3天,出苗率也比以前高。

  在种植双季稻的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出苗快意味着可以缩短水稻种植周期。“有了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早稻和晚稻插秧都能提前10天完成。”当地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昌建文说。

  除了蒸“桑拿”,水稻施肥还可以“按方抓药”。近年来,胡春光与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开展合作。测土配方施肥、前氮后移等技术,都是在他的田地里试点后推广的。

  “这几年变化最大的是侧深施肥。”胡春光说,过去大多采用抛撒式施肥,肥料消耗多,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导致土壤板结。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时就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肥料利用更加高效。“原来一亩地需要70斤肥料,现在只用50斤。”

  如今,农田里的秧苗不仅有这些特殊经历,还有了“专属卫星”。几天前,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一家粮棉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牛文忠在手机APP上发现,甲马营镇北王庄村的一处田地发生病虫害。他立刻联系农技人员实地查看情况,制订防治方案。

  “天上有北斗卫星这双‘眼睛’帮我们盯着。”通过手机APP可以看到,大片田地被划分成不同的色块。“白色、绿色表示正常,黄色则代表土地氮元素含量偏低。”牛文忠说。

  从“土生土长”到端上餐桌,一粒粮食的“一生”浓缩着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有力支撑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一年好景看春耕,机器人、无人机、气雾栽培、鸟巢温室……科技之花盛开在希望的田野上。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