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博览

普京红场讲话,提醒西方一个事实

张乃月 发布时间:2023-05-10 08:58: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9日电(张乃月)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整,克里姆林宫钟声响起,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阅兵式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正式开始。

  这场阅兵式有何特殊之处,有哪些看点?俄罗斯展示了哪些重磅武器?俄总统普京发表讲话,对世界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俄罗斯希望看到和平的未来”

  在《神圣的战争》乐曲的伴奏下,仪仗队护卫着俄罗斯国旗和胜利旗帜走进红场。

  此次阅兵由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柳科夫指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检阅。检阅开始前,绍伊古前往中央看台,向普京报告。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乘车检阅。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在徒步方队接受检阅前,普京发表阅兵式讲话,向大家致以节日祝贺。

  普京表示,这个节日,是为“纪念我们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他们以不可估量的勇气和巨大牺牲为代价,捍卫祖国,他们的名字永垂不朽”。

  普京在讲话中指出,俄罗斯希望看到“和平、自由和稳定的未来”,而西方国家挑起冲突、引发动荡、破坏传统价值观,以期继续制定自己的规则。

  普京称,一场“针对俄罗斯的战争”已经爆发,俄罗斯将能保障自身安全。

  普京将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与二战相比。他认为,只有俄罗斯仍然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就,而西方却忘记了谁打败了纳粹。

  普京还表示,整个俄罗斯团结一心,支持特别军事行动的参与者,他为参加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士兵感到自豪。

  讲话期间,普京宣布为纪念在卫国战争中逝去的军人和亲人默哀一分钟,阅兵现场肃立默哀。

  红场阅兵:T-34开道,新型装甲车首亮相

  胜利日当天,有1万名左右军人和120多件武器装备参加红场阅兵,其中包括530名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军人。据塔斯社报道,今年的徒步方队由30个阅兵单位组成。

  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阅兵式在红场举行。图为行进中的T-34坦克。 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在机械化方队中,延续了用卫国战争时期的T-34坦克打头阵的传统。塔斯社称,最新型装甲车首次亮相红场阅兵。

  “虎-M”装甲车,S-400防空系统发射装置,“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发射装置,“回旋镖”装甲运兵车,“亚尔斯”移动地面导弹系统接连亮相。

  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阅兵式在红场举行。图为接受检阅的军事装备。 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今年红场阅兵的空中部分取消,最后一列军事装备沿着红场行进完毕后,军乐队奏响《胜利》乐曲。莫斯科时间11时左右,红场阅兵式在“乌拉”声中结束。

  普京向无名烈士墓献花。 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普京随后前往克里姆林宫旁的无名烈士墓献花。

  俄罗斯民众庆祝“最重要节日”

  “我国人民牢记历史教训,深知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庭、孩子与祖国。”3月,绍伊古在俄国防部会议上提到胜利日时曾这样说道。

  1945年5月8日午夜,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当时,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独联体国家沿袭了这一传统。

  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火。图片来源:俄罗斯第一频道视频截图

  胜利日在俄罗斯人心中意义非凡。全俄民意研究中心(VTSIOM)最新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俄罗斯民众认为,胜利日是最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到来之前,俄罗斯多地就开始为节日“预热”。

  ——“乔治丝带”

  许多城市的街道和建筑上都会装饰上国旗、胜利旗帜以及橙黄色与黑色条纹相间的“乔治丝带”,不少民众也自发佩戴上这种象征胜利的丝带。

  ——“不朽军团”

  自2013年起,“不朽军团”游行活动成为俄罗斯胜利日当天的重头戏之一。2023年,俄罗斯出于安全原因取消了传统的游行,但将通过网络,或是在汽车、衣服和徽章上展示老兵肖像等方式纪念先辈。

  ——探望老兵

  探望老兵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祝福,是胜利日的传统。节日前夕,在弗拉基米尔市,俄战略导弹部队的军人带着军乐队,来到99岁的卫国战争老兵、退役上校维克多·津科夫斯基家门前,为他送上节日的祝福。

  图片来源: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截图

  ——文化活动

  5月2日,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举行的音乐节上,艺术家们用15种语言唱响卫国战争歌曲;以卫国战争事件为主题的“胜利听写”活动,在俄罗斯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

  除此之外,还有面向各年龄层的专题展览、戏剧节目、文学朗诵会等活动,带领人们走近历史,缅怀祖辈的功勋。

  而在节日当晚,俄罗斯各地的夜空将被绚烂的烟花点亮。(完)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