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最快的冰”,名不虚传

发布时间:2022-02-10 09:0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侯珂珂

  2月5日,北京冬奥会赛事全面展开,首日进行的速度滑冰比赛女子3000米决赛,荷兰选手斯豪滕打破了尘封20年的奥运会纪录。

  2月6日,速度滑冰男子5000米决赛,瑞典名将范德普尔以6分08秒84的成绩夺金,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获得银牌的荷兰名将鲁斯特同样打破了队友克拉默在平昌冬奥会上创造的奥运会纪录。

  2月7日,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比赛,又一项新的纪录产生,荷兰队35岁老将维斯特以1分53秒28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2月8日,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决赛中,先是荷兰选手克罗尔以1分43秒55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接着荷兰名将、平昌冬奥会冠军内斯又滑出了1分43秒21,再次打破纪录并夺冠。

  当比赛结束后,内斯掩饰不住对“冰丝带”的喜爱之情:“这块冰面太让人惊喜了,我非常非常喜欢。我们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做到最好!”

  一项项新的奥运会纪录在“冰丝带”诞生,除了参赛选手们的出色发挥外,也再一次验证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所追求的“最快的冰”名不虚传。

  国家速滑馆,人们亲切地将其称为“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所设14个小项的全部比赛都在这里进行。

  致力于打造“最快的冰”,为各国选手提供更好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国家速滑馆所有设计者、施工者和场馆运行团队的追求目标,其背后更是技术的支持和无数人的努力。

  “冰丝带”里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每天下午记者走进国家速滑馆,总有一种在艺术宫殿里观看体育赛事的感觉。

  国家速滑馆负责人武晓南常用“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来形容“冰丝带”。他向记者介绍:“当初我们经过连续48小时的不间断施工,终于制作出一块厚17厘米的完整混凝土地面,这一工程的亮点在于,我们将整块地面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意味着放一个小钢球在地面上,它基本不会滚动。”

  “冰丝带”的冰面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环保,还能让整个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在速度滑冰场地,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就越平整,通俗来说就越“丝滑”。这样的冰面更利于选手滑行,对不同区域的软硬度感受保持一致,速度不会受到冰面的影响。

  仅有平整的场地和先进的技术当然还不够,制冰的过程也是关键环节。“冰丝带”的制冰过程经历了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画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敷设等多道工序。

  建设过程中,还应用了激光测量技术,使冰面的平整度偏差尽量缩小。如此一来,一块光滑平整的冰场得以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如何维护好这块“最快的冰”,更是一门学问。自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在训练休息或者比赛间隙期间,工作人员会按赛程规则维护冰面,制冰师还需要不停地检测冰的厚度,对应地去修复冰场的平整度,受损严重的,可能需要化了重新冻。这样的程序保证了选手们能够在冰况良好的场地滑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比赛过程中,每当比赛间隙,3辆浇冰车便驶上冰面,细致地对冰面进行修复,以保证后面出场的运动员能在同样优质的冰面上进行比赛。

  考虑到赛后场馆利用,满足群众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冰丝带”1.2万平方米的冰面采用分区制冷方式,做到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同时,馆内还通过对气流组织进行精心排布,让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使观众可以在舒适环境中享受比赛。这一点,在记者近日的采访中也得到验证。

  记者还亲身体验到,“冰丝带”更是一座“智慧的馆”,其中当然少不了大量高科技元素。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支持下,“冰丝带”引入了BIM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拥有了“智慧大脑”的场馆,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媒体、观众,进入场馆后,都可以通过手机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匹配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此外,机器人问路、无人售卖车以及虚拟冰雪运动等多种新科技成果都完美地呈现给每一个人,为来宾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观赛体验。

  “冰丝带”的美妙还不止于此,它的外方总设计师和联席项目总监安德鲁·詹姆斯无比自豪地说:“能担任奥运场馆的总设计师是莫大的荣誉!”他说:“这座‘冰丝带’将是中国记忆与场馆设计的有机结合。它的设计灵感大部分源自老北京的传统冰上项目——快速旋转的‘冰陀螺’。而‘丝带’这一灵感,则是来自一位建筑设计师致力于研究和保护的敦煌石窟。‘冰陀螺’和‘丝带’旋转、舞动的概念,构成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方案的最终形式,也呈现出速滑比赛进行时的速度感和炫动感。”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