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2-15 09:42: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冰雪装点下的北京冬奥会赛事正酣,春意也随着春节的脚步如约而至,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开启书写未来的崭新篇章。

  2022年,我们与春天的约定还在继续——踏着迎春飞雪,我们以脚步深情丈量银装素裹的祖国山河,以镜头真实记录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以笔墨酣畅书写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感动于这片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并向所有平凡背后的伟大者致敬、向所有不遗余力奔赴未来者致敬!

  春光已至,未来可期。今天,光明日报推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专版,与您分享那些新闻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动。

  让我们伴着春光,一起向未来!

  这个冬天,和孩子们一起拥抱冰雪、畅想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见证清晨乘客寥寥的地下“大动脉”19号线地铁,乘采访车沿京藏高速一路向北,到达北京小平原的北端——军都山前。这次新春走基层,不走访人家,不深入田间,而是在北京冬奥的高光时刻同雪场、同年轻的“冰雪小将”们来了场邂逅。

  “练此项目多久了?对比赛成绩有何预期,有何目标?今天参加比赛的精神状态如何?”“据你体验,冰雪运动相比常规运动有哪些挑战和不同,是如何一步步‘上手’的?”“有熟悉或者崇拜的冰雪运动员吗?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有何期待?”“寒假运动、学习、实践都计划好了吗?”带着“捞干货”的期许,我在临行前的手机备忘录上,匆匆列了个采访提纲。

  场面、细节、故事,头脑里反复“循环”的是部门领导老师和重点报道室同事提示的几个要点,浮现的是这半年来教育报道的相关采访经历。我深知,“双减”是一项事关整个教育生态的行动,半年以来成效如何,家长、学校、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系统措施能否真正落地,家长、学校、培训机构角色能否真正回归本位,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眼下这个寒假学生如何过可以说是个“试金石”。我想,如何能在稿件中将运动、体育精神同五育并举目标落实联系起来,将冬奥时刻孩子们的热情同假期生活状态、运动给其带来的收获联系起来,才是“出彩”的关键。

  尽管“捂到最厚”,雪场的寒冷还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但孩子们的热情,作为北京孩子迎接全球来宾“主人公”的态度和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让我忘记了严寒,投入到一个个和冰雪相遇的“小故事”中。采访中有的孩子3岁开始上雪道,有的孩子给寄语北京冬奥的希腊大使写信,有的除了有“猫跳”的几个赛道外北京周边雪场几乎都滑过。孩子们说的冬奥运动员,有的我都不太了解,感觉被“科普”的背后,更能感受到他们拥抱冰雪、迎接冬奥的热情。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说的不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孩子们的期待吗?

  我想,这次严寒中的新春基层行确实是对体力和脚力的考验,而采访选取角度和文章构思、打磨字句,又是对脑力和笔力的训练,可以说功夫在平时,要点在采访,用心在写作。这几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让采访素材呈现更鲜活、画面感更强,稿件语言更具动态、细节更丰满。

  十二时辰,与时间赛跑

  光明日报记者 彭景晖光明网记者 陈畅 靳铃涵

  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与困难的较量。

  12组采访对象、13个采访地点,要在24小时内完成拍摄,真实展现12组不同职业的人在每个时辰内的工作场景。

  “就我们这几个人,能完成吗?”在策划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肯定的答案。唯一能肯定的,是我们愿意为所有的创意去尝试、去拼,愿意努力用镜头和语言去记录春节前夕那些平凡又伟大的普通劳动者。

  1月28日23时,我们几名记者兵分三路,奔向北京的大街小巷。

  夜色下,铁路桥边,为了拍摄好一组镜头,我们在寒风里站了一个多小时。腿冻得发麻,可我们又不好意思随便走动,怕打扰正在工作的工人师傅。“拍得清楚就可以了。”可是大家停不下来。采访时铁路工人李玉明告诉我们:“中国高铁跑得越快,就越需要更加稳定的线路基础。我们必须像铁路道钉一样钉在祖国铁道线上。”李师傅质朴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们,我们决定在列车出站时,拍摄车灯映照下李师傅那刚毅的脸庞。

  晨光里,拥堵路上,靳铃涵与团队成员为了赶时间,跳下出租车,换骑自行车赶往采访地点。不能迟到,因为她们所采访的公交司机从不误点。冷啊,想把背包往前背、扛一扛风,可里面的电池也怕冷啊,只好往后背。大家用镜头记录了航空总医院门诊护士李跃跃给市民做核酸检测的场景,李护士的话语“我们是患者和所有人的后盾”,成为当天采访日记里深刻又动人的一笔。

  24个小时,始终与时间赛跑。报道最终在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上联动播发,伴随12个时辰的“钟声”,民警、铁路工人、医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冬奥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食品安监人员、邮政快递小哥、护士、消防员、地铁站工作人员、边检移民警察的故事依次铺陈开来。

  篇幅不长,内容不多,但凝聚了我们的心血,也凝聚了众多普通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我们最终给作品命名为“平凡的一天,不平凡的十二时辰”,它讲述的是镜头前各行业劳动者的春节,也讲述着我们——镜头后奉献着青春、挥洒着理想的新闻人对新年的期许。

  听!城市的脉动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2月7日,宁夏银川大雪过后,我又来到穆小丽的绿皮果蔬车。

  早上9点,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北街与友爱巷交叉口,穆小丽清扫完果蔬车周围的积雪,撤下卷帘,搬出木板和木墩,在车前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层水果架,原本8平方米的果蔬车又向外拓展了两平方米。接下来又是半个多小时的整理货架。她忙碌的身影,仿佛城市中跳动的微光。

  我认识穆小丽,缘于光明日报《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栏目的采访。半个多月前,当我第一次见到穆小丽时,她正忙着给顾客挑水果,听到她手机不时响起支付到账的声音,我不忍打扰,只能“见缝插针”跟她聊。这次接触,穆小丽留给我的印象就俩字:攒劲!

  穆小丽是甘肃人,十多年前来银川时,两口子就在路边摆水果摊。后来,银川市统一开放一批摆摊设点区域,她便租下了这辆便民果蔬车。这几年,靠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她在银川买了房。“渐渐稳定下来的不光是营生,心也踏实了。”穆小丽的一句话,我不禁动容。透过她,我看到了无数追梦人生活拼搏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

  再约穆小丽,为了拍摄她出摊营业的真实状态,我“提前出击”。两天后的早晨,我8点钟就来到了果蔬车旁。9点多,安顿好三个孩子后,穆小丽匆忙赶来。她开门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空调,特意让我站到离暖风最近的位置,但敞开的果蔬车门并没有留住多少热气,她又拧开了货架下方的电暖扇。就这样,我俩一起看店,得空闲聊。

  那次过后,我和穆小丽像老朋友一样熟络。知道她今年春节没回老家过年,我特意来看看果蔬车的生意。她带我走访了周边的小摊小店,元宵佳节来临,街边流动的水果摊已经开始在大街小巷穿梭,附近好几家蔬菜粮油店、水果店早早开门营业,一派生机!小摊小店,关乎家庭的生计,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希望。听!正是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摊店,勾连起一座城市的强劲脉动!

  身边小商铺 连着千万家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隆冬时节,行走在辽宁沈阳铁西区街头巷尾,灯光透过小商铺窗户上的冰花映衬出顾客的身影,让人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围绕着居民区的小商铺是基层群众的生活圈,服务千家万户,而小商铺本身也是无数家庭的生计来源。”铁西区劳动里社区书记于洋的话,道出小商铺里的“大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来到汽修店,我们“翻开”了小商铺里的就业账本。店主和伙计的手里端着几个家庭的“饭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困住了生活的脚步,给小商铺带来经营难题。如何突破困境,让往日热闹的街市重新回温?回想当时,于洋思绪万千,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难题多,店主们着急,而眼前这位社区书记更是心急如焚。团结就是力量,办法总比困难多,说到战胜疫情重启生活,于洋话里话外透着自信。

  谈得正欢,于洋热情地提议带记者走街串户,她要用鲜活的实例,让记者知道群策群力的人民力量有多强大。一路上,于洋自然而然地推门而入,与店主打着招呼,让我们看到在基层,社会治理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心贴心就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家边小商铺,这里有最浓郁的烟火气,这里浓缩了最温暖的力量。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店主、居民、社区书记满满的自信,体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就是攻坚克难的重要因素。

  一户户小商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汇聚成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使我们不再惧怕风浪,让我们勇敢地逐梦前行……

  大山黎村“时光里”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从海口驱车一路西行,3个小时下高速后进入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美景便扑面而来。一会儿是漫山遍野的橡胶树层林叠翠,一会儿是红艳艳的木棉花压满枝头,一会儿是车辆沿着盘山小路穿行在雾气弥漫的密林里,仿佛进入“绿野仙踪”……

  山路十八弯,坡陡弯急,令人心跳加快,到王下乡的30多公里的路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这里被称为“海南小西藏”,是昌江县最偏远的乡镇。王下乡党委书记杨荣辉说,2016年台风“电母”来袭,时任乡党委副书记的他被困大炎新村整整5天。“漫水桥被冲毁了,路不通,电不通,通信中断,村与村的联系靠对讲机接力。5天后,水退了我才游出来。”

  王下乡是一个纯黎族乡镇,有一个特色村寨——洪水村,是昌江县中唯一保留着传统黎族民居的村庄。这里有78间金字形茅草屋掩映在椰林中。2009年整体搬迁前,村民都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家里都是“三块石头垒个灶,四根木桩一张床,一张簸箕当饭桌,一条麻绳当衣柜”。

  村民林春香说:“以前没有路不通车,为了挣点钱,我走路到霸王岭林场批发咸鱼或山兰酒来村里卖,往往是头一天早上出发,下午5点才走到,买完东西也没钱住店,就在商店门口蹲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就挑着60多斤的担子出发,要走到下午三四点才到村里。一斤挣一毛钱,一担也就挣六七块钱。”回忆起20多年前的日子,林春香直言太苦了。

  “现在好了,家里有橡胶,割胶有收入,我在民宿上班一个月有2600元,今年春节前还拿到了民宿分红1300元。”林春香如今在“时光里”民宿当服务员。

  洪水村的村民从黎族茅草屋整体搬进砖瓦房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茅草屋一度破旧倒塌,黎族传统民居保护面临困境。昌江县政府就筹集资金,对洪水村的茅草屋进行修复升级,打造成特色主题民宿——时光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体验黎族风情。

  林春香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都不再砍山烧山,每人每月都有生态补偿金,大家都主动保山护山。只有山绿了,环境好了,到村里的游客才会越来越多。

  话音刚落,林春香的手机响了,电话里催促她赶紧去房间更换布草,一会儿将有客人入住民宿,她便高兴地离开了。放眼望去,群山环绕的洪水村,茅草屋前三角梅怒放,稻田的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山脉倒映在水田中,与劳作村民的身影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游客纷纷走上田埂,拍下这好山好水。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