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黄河二碛观澜

发布时间:2022-05-23 10:44:0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晋陕大峡谷,宽阔平缓的黄河从吕梁山脚流过,经过碛口古渡时向西拐了一个弯。来自山西省的湫水河在此与黄河汇合,经过几十米的浅滩,迅速进入一个落差很大的狭窄河道,水势顿时汹涌,犹如一锅沸水,在峡谷间,瞬时激起虎啸龙吟般的涛声。灰青色的黄河水剧烈地翻腾着、轰鸣着,一声连着一声,一浪高过一浪,像千军万马在奔跑,浩浩荡荡地冲向下游。这段惊涛拍岸、声震峡谷的黄河,是吴堡的黄河二碛。

  遇 碛

  碛,是指浅水中的沙石。在《说文》中指,“水渚有石者”。黄河第一碛是宜川的壶口瀑布,那里的黄河水是浑浊的黄泥汤,黄河龙腾虎跃般地流经壶口,进入狭窄的河道,形成巨大的落差,如滚石山崩,瀑布飞流,水花四溅,浊浪排空。“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黄河出了壶口一泻千里,进入平展宽阔的黄河河床。

  石与水永远是相依相伴的关系,无石不起浪,黄河里若没那些奇形怪状的巨石形成水道,壶口瀑布也难有举世闻名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宏大气象。黄河的咆哮之势是自然伟力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力量与气概、民族精神与美的图腾。

  起 澜

  出吴堡县城,上沿黄公路,行25公里到黄河二碛。河岸上筑起了高台,修建了古色古香的红色长廊和汉白玉围栏,“黄河二碛”的巨型石碑格外醒目。山脚下有座“纪念黄河漂流三十周年”的大理石雕像。1987年,国内青年自发组织了黄河漂流探险队,首次漂流成功,但有7名勇士牺牲。这是“漂流史上的一次壮举”,气壮山河。

  山上是生态公园。拾级而上,树林阴翳,鲜花绽放,小广场上耸立着一座47.9米高的九层红龙塔。

  凭栏眺望,黄河对岸的山上绿树成荫,河道旁的浅滩上有三三两两的老者在执杆钓鱼。这么大的水,会有鱼吗?

  黄河翻滚,水浪激越,响声震天。进入秋季,黄河二碛的水是黄色的、浑浊的,河面更宽,水急浪大,站在岸上看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壮美景象,更能体会《孟子·尽心上》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澜,是水中大波。

  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齐名的人类文明的伟大精神导师,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代先贤善于观水。古人云:“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为何?“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水能启发人的德行修养。孔子说,水遍布天下,毫无偏私,惠及万物,如君子有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如君子仁爱……

  君子正直,处事有度,百折千回,坚定不移,如黄河行万里必奔赴大海。

  老子观水,有《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庄子观水,有《庄子·外篇·天道》曰:“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观水,则近道。水,带给我们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生命的启迪。

  入 海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黄河,从青海出发,一路奔涌,九曲弯弯,跳跃三级地理阶梯,流经陕西境内719公里,汇入大海。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 经大禹治理后的流程路线:“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据战国时《尚书》记载,黄河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陕交界的龙门,南至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河转弯处,到达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于渤海。

  吴堡,居陕西东北,扼晋陕交通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历史久远的龙山文化,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而今,在榆林的吴堡、绥德等地旧民居都能看到黑陶陶片。

  建在黄河西岸、山巅之上的吴堡石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池易守难攻,“铜吴堡”由此得名。石城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公元1226年升吴堡寨为县,始定名吴堡县。

  一艘木船停泊在川口古渡的黄河岸边,这里是1948年春,毛泽东东渡黄河的渡口,如今“毛泽东东渡纪念碑”赫然耸立。顺利东渡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新中国迎来希望的曙光。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吆,

  三盏盏的那个灯儿,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儿哟,

  噢哇哇的那个声……

  这首由吴堡张家焉村走西口的脚夫张天恩演唱的《赶牲灵》,一鸣惊人。历史证明,民族的就是大众的。

  在黄河二碛的岸上,吴堡新一代《赶牲灵》的传唱人、民歌手丁文军以高亢的歌声唱起了《们吴堡》:

  “们吴堡崇山峻岭,大地上写下光荣,黄河滚滚惊涛拍岸,英雄东渡驰骋纵横。读不够《创业史》,看不够石头城,空芯芯的挂面美名扬,秋来大枣满坡红。们吴堡们的根,们吴堡们的梦,们的根,们的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自然是人类之师。历经九曲十八弯,行程万里的黄河,带给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太多关于生命的思考。(王丽梅)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