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跨区授信、发展消费信贷……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 瞄准这些急难愁盼
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银保监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通知》,指导京津冀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信贷管理、押品管理、保险理赔、风险防控等方面信息共享和行动协同,推动形成覆盖新市民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化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
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有哪些特点?如何针对这些需求加强金融服务?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杨涛表示,新市民一般指因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或投靠子女等原因到城镇居住,但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未满三年的各类群体,主要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小微企业主、大中专毕业生、随迁老人等。这些新市民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消费、医疗、养老等方面有众多金融需求,但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可能面临征信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作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同时,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额度相对不高、比较分散,金融机构也面临成本收益的考量,因此有些金融需求难以被覆盖到。
《通知》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高频场景和该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跨区域跨机构授信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允许新市民以其京津冀三地内的异地押品提供增信等。杨涛认为,要想应对好异地授信、异地贷款等面临的挑战,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协调,另一方面要考虑风险控制。新市民办理业务的所在地分支机构和资产可以作抵押的所在地分支机构在调查抵质押品、估值审批等大量环节都要协同合作。对在京津冀三地不是都有分支机构的民营银行、小型银行,可以考虑依托于线上业务模式,进行异地金融服务支持。
《通知》明确,适度发展消费信贷和保险产品服务,提升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和养老、教育、医疗、装修等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如何把这方面工作做实做细?杨涛表示,不同的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可能有差异,需要通过个性化和标准化的有效结合,来为不同的新市民提供金融支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