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中华世纪坛立足三大平台擦亮文化地标

发布时间:2023-05-08 09:13:00来源: 北京日报

  5月6日,有23年历史的中华世纪坛取得深化改革阶段性进展,首次以企业身份亮相,邀请18位文化艺术和科技领域专家组建艺术委员会。未来,其运营团队将通过多措并举,在原品牌基础上,持续打造代表首都、享誉世界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文旅融合消费平台,努力使这处文化地标变得更加闪亮。

  20年铸就文化品牌

  中华世纪坛是我国迎接新千年的标志性建筑,占地4.5公顷、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它自建成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是首都文化、艺术、科技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自2010年7月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首都重要文化设施,这里曾多次举办中央及北京市大型文化活动,如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种存放仪式、庆祝北京申奥成功——首都各界人民群众联欢等。作为首都重要的艺术服务平台,中华世纪坛平均每年举办300余场展、演、映以及艺术教育活动,年均参观人数逾百万人次。这里举办过的高品质对外交流展览多达120余项,如《伟大的世界文明》吸引200万人次参观,《古典与唯美》巡展全国六大城市,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实现千余万元票房收入,带动了周边文旅消费,为地标性建筑的保护利用探索了路径。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

  去年,市委宣传部着眼于激发中华世纪坛改革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擦亮这张世纪文化名片,提出将中华世纪坛打造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文旅融合消费平台,更好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

  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中,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情况,在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为中华世纪坛运营企业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将实施多项措施助力提质增效。

  5月6日设立的中华世纪坛艺术委员会,正是提质增效措施之一。艺委会由王明明、王春法、朱宪民、杨飞云、苏士澍、赵沁平共6位顾问委员,丁宁、于洋、王平、王勇、朱春林、李心草、吴洪亮、郝戎、赵聪、李树峰、沈旭昆、杨冬江共12位专家委员组成。他们分别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艺术科技融合等领域极具建树,将贡献智慧与资源,帮助中华世纪坛进一步明确展陈定位和内容特色,策划高品质展、演、映项目,将这里建设成为定位明确、富有特色、品质一流的展览展示平台。

  中华世纪坛也将提高全业务链专业力和数字化服务运营力,打造洞悉行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彰显专业水准的运营管理团队。

  多元空间助推精品

  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是中华世纪坛“三个平台建设”的核心,旨在面向社会公众展示高端艺术。目前世纪坛内含“8+1”场馆,即8个展馆、1个小型剧院。2023年,运营团队将充分挖潜,举办三大类47项展览项目,包含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9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25项,文旅融合特色展13项;四大板块23台、100场演出;讲座、论坛、公众体验及导览等活动共计1200余场。

  眼下正在展出的《浮生巴黎——法国后印象主义艺术大师罗特列克作品展》以250幅作品揭示“蒙马特之魂”的艺术面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2023序展》以非遗插花为线索,启示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借鉴意义。即将于暑期展出的世界一流水准展览《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则将展开一次对古罗马文明的盛大展示。届时,维纳斯、“海盗”头像等古罗马著名大理石雕像,珍贵精美的庞贝壁画等均将展出。此外,演出类活动中,观众可以欣赏到话剧、京剧、曲剧、音乐剧、儿童剧、音乐会等,其中不乏人艺话剧《催眠》等名团名作。

  在一系列努力下,今年中华世纪坛的空间综合使用率将达到75%,较2019年增长11%,较疫情三年平均使用情况增长20%。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