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通讯:中国西部县城化德的“北京声音”:“我们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李爱平 发布时间:2020-07-03 17:2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3日电 题:中国西部县城化德的“北京声音”:“我们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4名村民依次出现在舞台上,在乐队伴奏下有板有眼地演唱着当地地方戏,非常陶醉。

  65岁的村民徐进莲说:“我们幸福的老年生活,从每天下午的锣鼓声开始,这一切与北京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华有关。”

  “自从王华来我们村以后,我们这里的路灯亮了,环境变了,可以和县城里相比。我们业余时间可以跳舞、唱地方戏二人台,大家心情特别好。”徐进莲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白音特拉村的村民。

  7月3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现在我们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我们现在在穿着上与县城里的市民没啥区别了。”“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的美味佳肴,现在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能吃到。”70岁的村民郝秀花说。

  徐进莲所言的王华第一书记来自中央编办,今年50岁,谈及来这里当驻村第一书记时的感受时他说:“之前当了20多年兵,适应很快。几年下来,和村民处出了感情。”

  对于在村中所做的一切改变,王华谦虚地说:“我属于锦上添花。”“因为这个村庄目前只有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我们在做好这户贫困户的工作之外,将提供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当主要任务来抓。”

  作为乌兰察布曾经的深度贫困旗县之一,化德县白音特拉村党支部书记郭耀华说:“这个村由幸福院、移民村安置点构成,村民的年龄普遍偏大,都在50岁左右。”

  “这里最大的变化是,村民喝上了纯净水,以前由于水质中含氟高,村民普遍身体有些小毛病。”郭耀华说:“现在这类病少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2019年就要回北京工作的王华,由于村民挽留,还写了一封信,按了手印,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继续工作。”郭耀华说,“这让王华特别感动。”

  王华所做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村民提供娱乐舞台、用上纯净水等。

  在当地推出的扶贫项目--档案盒生产车间,王华告诉记者:“这个车间,不仅是中央编办定点帮扶扶贫项目,同时也是京蒙扶贫协作资金项目。”他说:“现在村民通过做档案盒,每个月都有1千多元的收入。”

  “在这里工作的三年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村民没有把我当外人,一些村民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家吃饭,还把包好的饺子给我送来,让我特别温馨。”王华透露说:“我还把这些写了篇小文章,发表在当地的媒体中。太感动了。”

  村中发生的上述变化,也让从内蒙古农业大学休闲农业专业毕业的张贤峰有了回乡的“冲动”。

  张贤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回家乡当大学生村官也很好,目前已经和相关部门报了名,正在等待结果。我觉得所学的专业,可以为这里的乡村振兴起到作用。”

  高鹏是从北京来化德县的挂职干部,目前担任化德县副县长,他说:“化德县作为国家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这里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体现。”

  作为挂职干部,此前他曾做过一次“直播”,“没想过效果出奇得好。”“这里的牛羊肉特别受欢迎,直播之后,我发了朋友圈,销量大增。”

  “今年5月1日前夕,我还和北京市有关单位为当地的土鸡蛋找到了销路。”高鹏说,“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当地的产品很好,但缺少品牌意识,下一步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据高鹏介绍,目前来自北京方面的“京蒙帮扶资金”每年大约有8000万左右,这些资金不仅助力当地奔小康,也加深了北京和化德两地的友谊。

  “我们现在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点,正在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化德,为化德县的经济发展找出路。”对化德县的历史、现状如数家珍的高鹏说:“在这里做挂职干部,很有意义,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化德人。”(完)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