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昔日“穷沙洲”变身景观带

沙立平 发布时间:2020-08-21 17:12:00来源: 中国环境报

  “亲江步道直通芦苇滩,可以近距离感受长江大美。”走在张家港湾滨江步道上,江边满是繁忙的轮船;岸边绿树成荫道路整洁,防护林苍翠挺拔……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整治,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很难把这里和过去的“穷沙洲”联系到一起了。

  据了解,张家港湾位于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上起老沙码头、下至段山港,有着约12公里的长江岸线,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湾,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得益于沿江区位优势,过去几十年,张家港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最兴盛时,1.53公里岸线上建有8处建材码头、7万平方米堆场。除了码头林立,此前张家港湾沿岸还建有一个大型船厂,分布着160多户畜禽养殖户和与养殖相关的违建房屋。在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砂石遍地、生态环境失衡、岸线过度开发等问题凸显。

  为了保护好“江海交汇第一湾”,答好长江大保护张家港这张“答卷”,做到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又筑牢长江绿色生态长廊,张家港人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

  张家港通过开展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如今江滩与江水零距离相拥,原本遍布码头、工厂的江岸,已是一片生机盎然。漫步江岸边,一块块“绿色地毯”顺江铺陈,140万平方米的滨江亲水景观带宛如一条绸带镶嵌在江边,大型滨江开放式公园芳容初绽。

  据了解,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张家港就启动了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总投资37.6亿元,构筑起140万平方米滨江亲水景观带。江堤和江滩之间建起了亲江步道,并配套建设观景亭、塔、轩及驿站等设施;同时打造休闲民宿、传统种植等项目,融防汛通道、健步、休闲、观光于一体,真正还江于民。

  在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建设过程中,拆除沿江低效码头企业20余家、违章建筑10万平方米,清退生产岸线4公里,重新恢复为生态岸线。对于沿江企业,张家港并非简单粗暴地一拆了之,而是在恢复长江自然芦苇滩涂湿地的同时保留了少量工业遗址,建设成工业遗址记忆公园,并把当地钢企的固废钢渣经过颗粒化碾磨处理后,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了江边一幢幢别致的景观小屋。

  “自江堤修建以来,植被变多了,环境变好了,前来栖息的鸟儿也多了起来。”摄影爱好者徐国忠是张家港湾的常客,隔三差五就会到张家港湾对岸的双山岛拍摄鸟类。他的镜头里,装满了张家港湾的“稀有贵客”,俨然一本鸟类百科全书。

  说起在双山岛拍摄到的鸟类,徐国忠如数家珍:“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7月在双山岛,听到有类似婴儿的啼哭声,用镜头一扫,没想到在芦苇荡里发现了几只震旦鸦雀,这个鸟是特有珍稀鸟种,十分罕见。”

  在答好长江保护答卷的同时,张家港湾还化身为“绿色流量担当”,重塑生态长廊,打造成为“最美江滩”“最美江湾”“最美江堤”“最美江村”。

  下一步,张家港将继续准确把握港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逻辑”,坚决扛起“共抓大保护”的硬核担当,让“绿色颜值”与“金色产值”共生共赢,让“生态自觉”与“制度体系”相得益彰,全力开辟美丽张家港建设新境界。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