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专家议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胜任力是重要素质

郎朗 发布时间:2020-09-28 08:4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郎朗)突发的疫情为国际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5日,针对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等话题,来自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联盟的专家、北京高校商学院主管领导,以及商科国际认证的相关专家等进行了探讨。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媒体教育学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产业金融管理专业委员会、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联盟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研讨。

  眼下,全球疫情为基础教育国际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对所有高等教育的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对高校来说是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郭海涛表示,传统的这几个方面能不能国际化,跟学院、学校发展的理念以及大家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中外合作办学则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新商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联盟的副秘书长、ACBSP中国区主任彭彦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始起步,历经60余年发展,积蓄了后发力量和强劲潜力,高等教育自身的国际化需求日益强烈。

  对于正在进行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彭彦认为,“双一流”本质上应该是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不是盲从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模式,不是照搬照套,而是达到世界标准的同时,要保留中国的特色。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各国高等教育应对全球化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

  线上教育或许会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人员往来,线下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线上教育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媒体教育学院副院长唐妮娜认为,今后的大学可能会成为全球化大学的联合网络。

  她表示,过去十年,慕课让各个高校把课程打通,接下来高校和高校之间还要进行选课,进行课程和学分的互认。疫情或许会进一步打通这个网络,不同国家的高校也会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来互选,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大学网络。

  此外,她表示,除了学科知识以外,培养国际化人才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高校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创业思维、文化敏捷性、批判性思维。“必须在跨文化环境下,去理解、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副院长顾学华眼中,“全球胜任力” 也是国际化人才所要具备的素质。“是不是能够适应全球的变化和发展,能不能胜任未来的角色?这个胜任是有素质的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气质、一种能力和气度格局。”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想在教育上做到教育服务的输出,一定要让教育的形式更高质量、更多元化,各个高校在国际化方向上可以向着高质量和多元化的方向尝试和努力。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