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公园二期正式开园迎客 南城最大"绿肺"再现"南囿秋风"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孟竹) 七孔桥宛如玉带、孔孔相连。九台环碧,浓荫洒地、水光潋滟,最高处是晾鹰台,观囿台正对公园北门,可以欣赏到“南囿秋风”的美丽景象。南北牌楼, 巍峨庄严、华丽中带有一丝沧桑,仿佛在给大家讲述天地间的风云变幻、几个世纪的时光更迭、几百年的人文荟萃……7月28日,南海子公园二期正式开园迎客,吸引大批市民入园参观游览。
开园首日,500多名来自南海子公园所在地拆迁村村民、公园建设者、生态专家、文化专家等相聚在这里,分享南海子公园这些年来的变迁,感受南海子地区环境的巨变。
绿色+科技 打造“大自然中的自然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南海子公园二期建成后,整个南海子公园总面积达到8.01平方公里,成为南城地区目前最大的“绿肺”。公园内有湿地150公顷,种植了乔灌木约53万株,地被植物400余万平米,水生植物约14万平米,堪称“大自然鸟巢”,是一座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自然公园。
记者看到,公园内的动植物都佩戴了“身份证”,名称、科目、属种、生活习性等一览无余,让游客感受“大自然中的自然博物馆”的魅力。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南海子生态学堂”,参与科普学习;也可关注“北京南海子”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是一套集功能展示、交流互动和服务体验于一体的游览观光系统,可在手机端将南海子美景尽收眼底,并了解公园近期活动信息,进行活动报名。在科普小屋,游客可以看到由小学生们为南海子绘制的生态图谱,还可以在麋鹿童话世界与麋鹿互动共舞。
产城融合 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历史上的南海子位于北京城南二十里,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自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后因挖沙取土、垃圾填埋、工业污染等因素,生态功能降低逐步成为环境脏乱差的城郊地区。201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果断决策,腾退小散低乱污企业,启动南海子公园复原和生态建设工程。
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2016年,开发区与大兴区共同启动公园二期建设。2019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的战略决策,为实现“森林绕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文化兴城”的美好蓝图,开发区加速建设南海子公园二期,并于近日完成公园建设工程。
至今,南海子公园全部开放,水文净化、栖息地、植被、科普教育展示四大系统已一应俱全,公园共设置景点17处,历史文化步道1条,其中绕湿地山脉建设的“九台环碧”胜景,在山间设置9个高台,可俯瞰湿地美景。更有世界第二大麋鹿苑、中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供游客游览参观。
未来,开发区将紧紧围绕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景观靓城、文化兴城的“绿城八法”,扎实推进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绿色规划升级,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城,同时,作为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