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西藏旅行记
![]() |
题名与责任:鞑靼西藏旅行记[专著]/(法)古伯察(Huc , Evariste Regis)著 族人民的社会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是一部 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反映蒙古、藏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 化生活的游记。 |
目录:
译者的话
新版本序言
作者序言
第一卷
第一章
北京法国传教区—翁牛特旗一瞥—准备出发—鞑靼—汉族客栈—改换服装—桑达钦巴的形象与性格—赛因——乌拉(吉祥山)—赛音—乌拉的雾凇和土匪—在大漠中的第一次扎营—庞大的皇家园林—山顶的佛教古建筑—克什腾旗风土记—当地居民的特征—一座金矿的惨淡经营—两名要求为他们占卜的蒙古人—桑达钦巴遇险记—多伦诺尔城附近——附录
第二章
多伦诺尔的饭馆—城市面貌—钟和偶像的大铸造厂—与多伦诺尔的喇嘛们的交谈—宿营—砖茶—与墨尔根王福晋的会见—蒙古人对朝圣进香的爱好—暴风雨—一名蒙古头人介绍的英国人侵略中国战争—察哈尔八旗的风土记—皇家的畜牧—帐篷的外观与内部陈设—鞑靼人的风俗和习惯—在三湖宿营—夜间的幽灵—桑达钦巴叙述其年轻时代的冒险活动—鞑靼地区的灰松鼠—到达石扳台
第三章
月饼节—一家蒙古包中的盛宴—鞑靼地区的说唱艺人—祈祷帖儿—鞑靼人的教育—女子们的手艺—前往寻找我们丢失马匹的蒙古人—被遗弃的故城—从北京赴恰克图的道路—中国与俄国之间的贸易—北京的俄国修道院—一名鞑靼人请我们去医治病危的母亲—鞑靼医生—间歇热的恶魔—蒙古人使用的各种殡葬形式—五台山的喇嘛庙—鞑靼王公的葬礼—额附旗的起源—鞑靼人的摔跤—遇到3只狼—蒙古人的车马运输系统
第四章
归化基督教的青年喇嘛—卓资喇嘛寺—有关修造宗教建筑的请表—佛寺概貌—诵读喇嘛教祈祷经文—佛寺的装饰、绘画和雕塑—喀尔喀人地区大库伦的地貌—哲布尊丹的北京之行—千名喇嘛的库伦—喇嘛地区的雄鹰—西土默特旗—鞑靼清城—满族一瞥—满族文献—满洲的基督教现状—东鞑靼的风土和物产—满族人在练弓方面的技巧—附录
第五章
青城旧城—皮匠区—中原商人的奸诈行为—三全店—中原人对鞑靼人的剥削—两换店—蒙古人中的伪币制造者—买两件皮袄—骆驼交易场—骆驼商们的习惯—一名青城的大喇嘛遭杀害—喇嘛庙的骚乱—北京朝廷与拉萨当局之间的谈判—喇嘛教教团—大清王朝对喇嘛寺的政策—遇到一名西藏喇嘛—从青城出发
第六章
遇到了一名吃鞑靼人饭者—阿尔萨兰的失踪—一支庞大的骆驼队—深夜到达察罕库伦—客店中的拒绝接受我们—投诉于一羊圈—黄河泛滥—察罕库伦一瞥—出发穿过黄泛区—租用一只船—渡过黄河—在黄泛区的艰难行走—在水边宿营—附录
第七章
配制汞药治虱—蒙古人的污秽—喇嘛教的生死轮回论—洗涤衣服—游牧生活的总则—水鸟和候鸟—鸳鸯—龙雀—小河的渔夫—捕鱼—遭狗咬的渔夫—苦果或圣—依纳爵豆—准备出发—渡过小河—路途的危险—桑达钦巴的忠诚—与鄂尔多斯王爷协理台吉的会见—宿营
第八章
鄂尔多斯地区概貌—耕地—鄂尔多斯的贫瘠是沙土的草原—鞑靼—蒙古官府的形式—贵族—奴隶—遇到一座小喇嘛庙—一名活佛的选定和坐床—喇嘛寺的寺归—喇嘛们的学业—暴风雨—在人工开凿的山洞中避尘世—藏身于山洞中的鞑靼人—鞑靼一汉人的轶事奇闻—鞑靼人的婚礼—一夫多妻制—离婚—蒙古妇人的性格与服装—附录
第九章
旅行队的出发—在一个肥沃山谷的宿营—严寒—遇到一大批朝圣进香人—喇嘛教的粗野和邪恶的仪轨—前往拉济—卓隆喇嘛寺的计划—小旅行队的分散与集合—桑达钦巴的失望—拉济—卓隆喇嘛寺概貌—在喇嘛寺周围的各种朝圣—吗呢筒—两名喇嘛的争执—地面的特征—对塔布松诺或盐湖的描述—鞑靼地区骆驼的概况—附录
第十章
购买一只羊——蒙古屠夫——鞑靼式的盛宴—鞑靼兽医—对一头奶牛的奇妙疗法—鄂尔多斯井的深度—饮牲口的方式—在百井的宿营—与阿拉善王爷的会见—鞑靼王公每年派往北京的朝贡使—宗祠中的大典—皇帝向蒙古王公发行伪币—对我们的地图的审查—魔池—净化水—瘸狗—山岭奇观—横渡黄河
第十一章
鞑靼诸民族鸟瞰——附录
第二卷
第一章
仁义店—甘肃省—农业—大型农田灌溉工程—客店中的生活方式—由我们的骆驼队在一座城市中造成的巨大骚乱—中国的哨所—工部视察官—宁夏—历史和风土的具体详情—五福店—与一名官吏的斗争—中卫—一望无际的沙山—伊犁之路—高塘子的悲惨景象—万里长城一瞥—监察护照—在汉地旅行的鞑靼人—令人生畏的暴风雨—甘肃居民的发祥与风俗—察罕胡尔人—与一名活佛的交往—和顺店—桑达钦巴的一家—平口山—店主公与其妻的欧斗—水磨—编织业—西宁府—歇脚处—到达丹噶尔—附录
第二章
有关通向西藏道路的故事—喀儿喀鞑靼人的旅行队—青海王公的儿子—大胡子桑达拉—学习藏语—桑达拉的狡和刻薄的性格—桑达钦巴被土匪抢劫—红毛儿人的两千头牛遭偷盗—丹噶尔可怕的骚乱—红毛儿人的形象与性格—定居在汉地的回回或穆斯林—由穆夫提主持的宗教仪式—回回人所享受的独立性—欢庆元旦佳节—我们的帐篷被投入了当铺—出发前往喇嘛寺塔尔寺—夜间到达—借宿一住处——哈达的特殊用法—老哥—契丹喇嘛——口吃的人—塔尔寺的大量朝圣进香人—对著名酥油花节的描述—附录
第三章
宗喀巴的神奇降生—为其布教作准备—他出发西行—他与西藏达喇嘛的会见—他改革了喇嘛教的仪轨—佛教改革与天主教的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处的起因—万像树—喇嘛教的教育—修法学院—塔尔寺喇嘛庙的管理—朝圣进香人的布施—喇嘛们的产业—大胡子桑达拉的奇遇—喇嘛们对基督教的好感倾向—为了使旅行者们减轻疲劳的奇特作法—夜间祈祷—出发前往东科尔喇嘛庙—附录
第四章
东科尔寺的面貌—静修的喇嘛—放牧的喇嘛—由佛陀布讲的《四十二章经》—汉文编年史中有关在汉地传播佛教的摘录—黑色帐篷—西番人的风俗—长牦牛或牦牛—麦秸填赛的卡尔巴牛奇遇—有关民族起源的喇嘛教编年史—食谱—在植物界的珍贵发现—搓骆驼毛绳—东科尔寺的许多来访者—对于畜粪的分类—土匪们的历史—和平金字塔的建立—东科尔寺的医学院—藏族医生—出发赴青海—附录
第五章
青海湖的外貌— 倮儸部族—有关青海湖起源的传闻—对大旅行队的描述及其行进—渡过布哈音果勒河—阿勒坛喇嘛的冒险—我们的准驼夫的性格—柴达木的蒙古人—布尔罕—布达山的瘴气—攀登楚喀山和巴彦喀拉山—野牛—野马—被寒流冻死的人和牲畜—遇到了土匪—唐古拉高原—温泉—沙漠中的水灾—那曲村—出售骆驼和租用牦牛—喀尔沁旗的青年纱布隆—彭布已耕作的平原—赎罪山—到达拉萨—附录
第六章
在—西藏人家中投诉—拉萨的概貌—达赖喇嘛的宫殿—西藏人的形象—女子们奇形怪状的梳妆—西藏的工农业产品—金银矿—居住在拉萨的外来人—游牧人—克什米尔人—中原人—清朝与西藏关系的现状—民众对我们的大量猜测—我们去拜见当局—西藏地方政府的形式—扎什伦布的大喇嘛的惨死—黄教的团体—西藏的寓言—3代达赖喇嘛的惨死—琦善的小传—诺们罕的判决—色拉寺的骚乱—附录
第七章
5位密探的来访—被传到摄政面前—琦善审讯我们—西藏地方政府的宴请—在摄政府邸被监狱一夜—克什米尔人长官的知心话—搜查住宅—查封我们的全部物品—清朝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法庭—地图问题—对基督教和法国名字的崇拜—摄政把他的一处房子租给了我们—建立一座小教堂—布讲福晋—归化一名汉族医生—与摄政的宗教讨论—以一架显微镜哗众取宠—与琦善的会见—西藏人的宗教特征—佛教徒们的著名咒语—佛教泛神论—达赖喇嘛的选定—拉萨的天花—西藏人中流行的墓葬习惯—附录
第八章
英国旅行家莫克洛菲传——拉萨与欧洲的交通路线—与驻藏大臣的讨论—摄政和琦善反对我们的计划—决定把我们驱逐出拉萨的计划—这对这一专横措施的抗议—琦善呈奏清朝皇帝的本章—在西藏行用的纪年体系—西藏的新年—节日和娱乐—卫地的佛教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告别摄政—与桑达钦巴分别—李国安—驻藏大臣的3次谈话—李国安及其夫人别致的告别—离开拉萨赴广州—用皮囊渡河—附录
第九章
汉文西藏传—乌拉的组织—墨竹宫的戏剧—鹿马岭山—到达江孜—两名军官的来访—一座木桥上的故事—有关独角兽的奇怪情节—神山(拉里山)—读过一条冰河—拉里的面貌—供给官的吝啬—攀登鲁工拉山—阿兰多的可怕道路—郎吉宗村—丹达名山—一个原清朝官吏的悲惨和神话般的去世—西藏驿站服务—嘉裕桥的惨案—瓦合山的守护神史—一只蟾蜍的神话故事——穿越著名的瓦合高原—到达察木多——附录
第十章
察木多一瞥——两名活佛之战—偶遇小旅行队—裴大官人的逝世—官氆氆长官的城堡—佛教隐士—部族之战—在昂地的停留—西藏博物馆—昂地的山道—察雅城—裴官人儿子的死亡——香獐—尖沙江—巴塘平原和城市—太 的大森林—李国安之死—与理塘官吏们的会见—西藏的各种桥梁—到达汉地边境—在打箭炉的停留—向四川省会出发—附录
跋尾——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