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图书库 > Z 综合性图书

遇见格桑花

绿豆 芝麻 发布时间:2016-03-17 16:23:00来源:

题  目:遇见格桑花(带着孩子去西藏)
作  者:绿豆 芝麻 
出 版 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6月1日)
平  装:302页
语  种:简体中文
开  本:16
ISBN:7503186623, 9787503186622
条 形 码:9787503186622
商品尺寸:22.8 x 16.8 x 2 cm
ASIN:B010GVXKT0

   内容提要

  这是绿豆、芝麻第九次进藏,是7岁的薏米第三次进藏。30人的进藏队伍中,有11个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他们正在走一条鲜为人知的进藏路。

   九色甘南、秘境果洛、涅槃玉树、万里羌塘,没有涉足过这条游离于进藏主线之外的康藏线,就称不上领略过全景的雪域;格萨尔王、文成公主、仓央嘉措,没有追随过这些历史之路上渐行渐远的身影,就谈不上对天路之旅有过叩响心扉的体验。

   西藏在哪里?西藏是什么?或许这本《遇见格桑花(带着孩子去西藏)》中会有一个答案!

  作者简介

  绿豆,和芝麻(女)是70后夫妻档资深驴友;业余码字匠、旅途图片控、客串撰稿人、陌路如花旅行生活圈创始人。

  15年户外旅行历程,9次进藏,N次新疆……

  中国家庭与亲子户外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被多家媒体追捧为国内亲子户外旅行第一家庭,女儿薏米从襁褓中开始跟随户外旅行。七岁多的薏米,已三次进藏,穿过新疆,到过云南,环过海南,趟过秦岭,逛过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

  在文字、摄影、旅行等若干圈子,获得过若干小奖,著有《和最爱的人去旅行》、《带着宝宝去旅行》、《遇见格桑花》等。

  目前蜗居张家界,经营星峰户外俱乐部和陌路如花旅行主题客栈。芝麻,和绿豆(男)是70后夫妻档资深驴友;业余码字匠、旅途图片控、客串撰稿人、陌路如花旅行生活圈创始人。

  15年户外旅行历程,9次进藏,N次新疆……

  中国家庭与亲子户外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被多家媒体追捧为国内亲子户外旅行第一家庭,女儿薏米从襁褓中开始跟随户外旅行。七岁多的薏米,已三次进藏,穿过新疆,到过云南,环过海南,趟过秦岭,逛过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

  在文字、摄影、旅行等若干圈子,获得过若干小奖,著有《和最爱的人去旅行》、《带着宝宝去旅行》、《遇见格桑花》等。

  目前蜗居张家界,经营星峰户外俱乐部和陌路如花旅行主题客栈。

  目录

  序 世上本无格桑花

  第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1.1 苍茫的天涯,那些欲罢不能的陌路

  1.2 如花的江湖,那些只识得网名的队友

  1.3 震后映秀,故事内外话生死

  第2章 初入高原的混乱

  2.1 挺进松潘,队医最先高反

  2.2 扎尕那,亚当夏娃诞生地的男人节

  2.3 一脚跨两省的郎木,天葬台下的分道扬镳

  第3章 渐入佳境道别离

  3.1 年保玉则,长江黄河分水岭的风雨徒步

  3.2 从达日到玛卿,格萨尔王故乡里的一路欢歌

  3.3 格萨尔寄魂的阿尼玛卿,孩子们的超级冰淇淋

  第4章 放逐在唐蕃古道

  4.1 天上的玛多,湖泊遍布的三江源

  4.2 白纳沟前新玉树,涅槃重生的百户部落

  第5章 藏东北的生死路

  5.1 大台地上的《强盗歌》,泥石流中的生死瞬间

  5.2 千人大帐篷的苯教中心,狗血剧情的丢车钥匙

  5.3 比如,在海拔5100米的山上推车去寻访骷髅墙

  第6章 天上的西藏

  6.1 圣城拉萨在前,玛吉阿米在右

  6.2 错上加错的羊卓雍错与纳木错

  6.3 在唐古拉山与昆仑山间,被野生动物围观

  后记 何处是你灵魂的故乡

  序言

  不干别的,专门旅行,在旅行圈混了12年,听别人进藏,在我,就跟听人家下楼去了趟街心公园一样。可是,这是他们第9次进藏。这是他们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第三次进藏。这是三十几人,11个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走一条鲜为人知的进藏路。

  队医最先高反;天葬台下的分道扬镳;长江黄河分水岭的风雨徒步;在海拔510O米的山上推车去寻访骷髅墙;在唐古拉与昆仑山问,被野生动物围观;泥石流中的生死瞬间……近一个月的风餐露宿,惊心动魄死里逃生的西藏行。

  人生,并不是你凭空想象的那样,你需要经历,才能推开一扇扇窗,去感受世界的丰妙。只有经历,才能把泪水欢笑,变成我们永远的珍贵收藏。旅行如人生,充满变化和挑战,我们不躲闪,不怕风雨,不惧艰辛;我们勇敢,但不盲目。只有学会规避风险,战胜困难,我们才会看到风雨后的彩虹,有下一次的出发。

  我们总说梦想,但现在,很多入,梦里都不敢想,都不敢有梦。梦在哪里?就在你的脚下。

  世界很大,不要总在周围东张西望。学会热爱,追寻美好,以梦为马,跋涉天涯。

  本书作者绿豆芝麻,夫妻档资深驴友,中国家庭与亲子户外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女儿薏米从襁褓中开始跟随户外旅行,被多家媒体誉为国内亲子旅行第一家庭。他们创办的陌路如花旅行生活圈,让离开诗歌多年的我,又有了诗情。让我们的每一个天涯,都陌路如花。

  后记

  何处是你灵魂的故乡

  很多朋友问我,我想去西藏,会有高反吗?嗯,这个,沉吟半天,着实不好回答’有没有高反,它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啊!

  还有的人问我,我要带孩子进藏,能吃得消不?恩,这个,沉吟半天,连他孩子身高体重有没徒过步露过营都不晓得,我们怎么说呢!

  旅行,可以说走就走,但绝对不是一直窝在家里神游,天天做梦的人.能说走就走的。

  说走就走,他得有基础,有积累。

  所以,我们一直说旅行不是壮举,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平时你一直在关注或进行户外,在路上走着,绝对可以说走就走。

  还没出发时,有人开玩笑说领队最轻松,只需要发发号施施令就行,也许我只能笑笑。其实真正好的领队,真正优秀的领队,不仅仅是能为跟随你的队友,量身制订出最适合大家的线路,最稳妥的行程,还要学会评估自己的队友,学会评估自己选择的线路,学会把队友真实的能力与线路最艰难的状况结合起来,这其实也是一个所谓超级玩家、所谓资深背包客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只要自己具备了这个能力,那么无论跟随你的队友有多少人,是什么人,在路上遇到的所谓风险,一定是偶然,而非必然。

  上高原,最令人担心的是高反,而高反中最可怕的,是脑水肿与肺水肿。当我们从低海拔地区快速进入海拔超过3000米以上高原,或者从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时,大多数人通常会在数小时或一到三天内产生一种身体的应激反应,俗称高反。

  高反的主要表现有头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症状时隐时现,返回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只有少数暴发型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或神志恍惚,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大多数人的高反症状,在持续两到三天后,会减轻或消失。

  那么对于想去高原旅行的人,初次上高原,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并克服高反呢?

  一条切记:有感冒、心脑血管疾病、肺病患者,不要盲目上高原,这些疾病,很容易导致肺水肿及脑水肿。而大多数在高原上出事故的人,基本都是因高原肺水肿及脑水肿危及生命的。

  两个注意:第一个是初次上高原者,可在出发前一至两周服用红景天,或者用红景天根泡茶喝,在进入高原后一到两天停用;第二个是平时经常进行体力锻炼的人,在进高原前一至两周应停止锻炼。

  三大纪律:第一是做好保温.勤添衣,避免感冒;第二是前一周内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第三是不要进行重体力活动,避免过度焦躁或兴奋。 四个尽量:进入高原后,前几天应尽量避免洗澡(擦澡即可),因为热水洗澡会加快血液流动,增加耗氧量,容易因缺氧引发高反,而且洗澡容易引起感冒,导致出现脑水肿与肺水肿的概率大大增加;尽量多喝水,多吃水果,避免进食太饱或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尽量随身携带葡萄糖、巧克力、西洋参含片等,既能补充能量,又能缓解高反;尽量多带几种感冒药,比如说康泰克一类的西药.还有板蓝根、小柴胡、三九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开始进入高原前和进入高原后的前几天进行药物预防,同时可以带上退烧药、消炎药、创可贴、治疗肠胃不适的药、肌苷口服液、地塞米松等。

  条件允许,可备上氧气,以备紧急时使用。

  发生高反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轻微高反时,可使用西洋参补气,放在舌下含服即可。

  2.如出现虚脱、体力不支等,可食用葡萄糖、巧克力等补充体能。

  3.如反应较为剧烈,头疼非常厉害,可使用芬必得、布洛芬等镇痛类药物缓解头疼。

  4.高原反应较为剧烈时,切勿继续往更高海拔的地方前进,应停留在原海拔位置,直到症状消失再考虑继续前进。

  5.如高原反应十分剧烈,上述方法亦无法缓解时,可考虑间断或持续吸氧。

  6.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如果没有办法第一时间送医,需尽快注射地塞米松、速尿等高原反应常用药。

  7.在进行上述第6条的同时,如短时问内无法得到医疗救助或其他较为可靠的救援时,需要尽快下撤至低海拔地区。

  独家预防高反秘籍:阶梯式上升,是预防高反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即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方停留2~5天,再继续向高海拔地区前进,但每天上升的海拔高度控制在700米左右,如时间许可,海拔每上升1000米,停留适应1~2天最佳。

  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胜大人。判断孩子是否适应,基本可以根据整个队伍中,用最弱的那个成人作为参照物。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孩子的能力肯定胜过最弱的那个成人。爸爸妈妈因此没必要过分操心或担忧。而且为孩子预防高反,尽量不要使用红景天等药品。在进入高原途中以及进入高原的前几天,勤添衣服并酌情冲服小柴胡颗粒,预防感冒即可。

  其他预防及处理高反事项,参照本文上述内容即可。

  在此,要感谢很多很多的人。这一路的旅行,没有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想必一定不会如此完美,不会如此圆满,不会如此顺利。

  感谢乐进同学及比如的宋超队长、次仁桑珠主任;年保玉则的依加兄弟,青海老树户外的老树、老郭及刘师傅;广州的美女WIt,INIE与浙江嘉兴ALPINE PRO的程鹏先生;新疆的虎子、张师傅、喀拉峻景区的楚彦勇先生、夏特景区的巴特兄弟以及那些曾经在路上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的所有朋友;感谢在这次活动中诸如一秒、峰哥、河西、小Y、青藤等所有辛勤付出的所谓协作、组长及队长团长们,更要感谢一路同行的兄弟姐妹及所有小朋友们!

  最后,要感谢本书的编辑于至堂先生{因为有他,才有这本书带给大家的欢乐与精彩!!

  世上总有些路,会令我们不断去重复行走,一次、两次而乐此不疲甚至流连忘返。也许,是因为路的艰险,充满了无尽的挑战;也许,是因为路两边的风景,太过于绚烂,让许多人沉醉而无法自拔;也许,是路前面的未知,让我们充满无穷的期盼与向往。

  总有很多朋友,会问我们,坐火车去西藏怎么样,我们通常回答说不怎么样;也有很多朋友问我们,飞机去西藏要好多钱,我们的回答也通常是不要好多钱,和汽车自驾差不多。朋友们则通常会瞪大眼睛:你们是不是有病,为什么不选择飞机去西藏。

  其实,去西藏也好,去陌路也罢,这些都不是目标,而是过程f因为唯有脚踏实地的路,才能让我们体会到“在路上”的神奇和美妙。什么叫旅行,不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去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吗?!

  陌路,就是心路,心到哪里,路就到哪里。在陌路,有时是一种经历,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回味。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在陌路,是一种自我救赎或回归!陌路有风,陌路有雨,陌路有酒,陌路有诗,陌路有花,陌路如花。

  何处,是你灵魂的故乡?

  没有梦想的天空,就不会升起幸福的云朵,希望所有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在梦想的天空之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寻找到那片灵魂的故乡!

  让我们,陌路如花,相逢天涯。

  文摘

  墙壁上的灰,被震得唰唰往下掉。

  难怪清醒死活不愿当儿童团团长,凤凰这个挂名团长,这会早躲得远远的。看来这一路,儿童团的头,就是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啊,不立地成佛才怪。

  吃饭间隙,不知是谁提出,蓝天空的老公,将蓝天空从西安送到绵阳,而且也请到了假,问绿豆能否临时跟队,也可以顺带照顾腿脚不便的蓝天空。

  绿豆一听,当即一口回绝。

  在大伙看来,此刻的绿豆,没有一丝人情味。

  其实,这样的自助户外,这样的深度旅行,这样的生僻线路,这么庞大的队伍,从计划到最终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考量、精心筹划与准备的过程。无论是吃住、车位、食品、医疗等,都是按额定人数核算与准备的。并非在家里,吃饭多双筷子那么简单;也并非标准化的旅行团产品,直接去购买就成。

  虽然,绿豆心里,也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当然,更要感谢蓝天空一家的理解与支持。因为那一刻,绿豆不用看,也知道那种至亲之人分别的不舍与无法跟随的惆怅与失落!

  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个憧憬,没有在路上的积累,没有旅行中的沉淀,一切梦想都会破灭。

  虽然,对绿豆与芝麻,甚至于薏米,随时都能做到来一场甚至两三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对于我们这个临时组合的团队来说,显然做不到,毕竟,支撑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不仅仅是金钱与物质保障。

  在绿豆前八次进藏途中,看货车飞檐走壁,在雪水纵横的河谷里把汽车当坦克开,翻越雪山垭口时车差点翻到悬崖下,在高原徒步的路上走得快崩溃,都是常有的经历。

  十多年前,所有进藏的道路,几乎都不是今天的柏油路面,也不如今天般宽阔平坦。

  看货车飞檐走壁,是在318国道,巴塘境内的高山上,黄昏。

  暮色朦胧的天空,下起了大雨,仅容一车通过的泥泞山道,上是高不见山顶的壁立大山,下是斧削似的悬崖,崖底是洪流滚滚的金沙江。模糊的路基,坎坷崎岖的山道,仿佛一条勒在大山腰间的绳索。

  在雨水的冲刷下,沿途不断塌方,头顶上方掉下的碎石,不时砸在车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刚转过一个急弯,三台结伴而来的加长大货车突然冒出,几台车一下堵在悬崖拐弯处,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所有的人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望着对面,沉默了好一阵,大家才缓过神来,纷纷打开车门轻轻踏在地上,都生怕自己脚下一使劲,整个山道会承受不住而突然坍塌。

  这个路段,就曾经发生过雨季时,路基因无法承受多辆车之重,一起滑落山崖坠人江心的事故。 大伙赶紧跑到山道尽头,看驾驶员们一边摆动头部与对方沟通一边轻旋方向盘,一点点往前蹭,然后又往后缓缓挪动。大货车一辆接一辆,不断蠕动身子往崖壁上贴,我们的越野车不断往悬崖边上挪,哪怕几厘米宽的距离,也要经过好多次反复。大货车部分车体已经挤在了崖壁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而越野车每次移动时,右边的路面就会留下倾斜的车轮印痕,车轮尚未压上去,路边的砂石就不断下泻,发出令人心惊的唰唰声响。偶尔有稍微大点的石块承受不住压力,蹦下路基,跃过悬崖,半晌才从江面传来沉闷的回响,撞击着众人脆弱的内心。

  半个小时后,车终于一点点挪过了弯道,浑身湿淋淋的大伙不禁挥舞着手里的东西欢呼,驾驶员们也纷纷鸣响喇叭,庆祝这艰难的胜利!

  随着青藏、拉日铁路的开通,随着藏区机场的大规模改扩建,如今进藏,已经变得极其容易而简单。当大批的旅行团坐着火车、乘着飞机,蜂拥在拉萨街头时,我们却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自驾去西藏,用自己的方式去聆听这个世界。

  其实,去西藏,不是目标,而是过程!

  因为唯有公路,唯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徒步这样的慢旅行方式,才能让人体会到“在路上”的神奇和美妙。

  记得有一次在西藏芒康地区,当车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东达山口时,大伙面对遥远高耸的雪山,啃着水果和面包,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丝毫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向我们逼近。跑在最前面的车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车身倾斜并直直冲向悬崖,我们不禁发出尖锐的惊叫,那辆车上也发出了凄厉的呼叫。

  车踉踉跄跄在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距离悬崖不到一米才停下来。

  后面的车赶紧停车跑上去,第一辆车上一片死寂。

  半晌,大家才发出不知是哭还是笑的声音。

  原来,第一辆车上的驾驶员由于高原行驶经验不足,在给车胎放气时不能准确掌握气量,放的气太少,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外界气压不断降低,车胎内部压力不断增加,终于在这一刻无法忍受而爆胎,好在驾驶员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没有紧急刹车和猛打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P009-013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