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普松雕刻闪耀古今

巫姗燕 发布时间:2018-10-30 08:4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0月25日至28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展览馆8011号馆,红瓦白墙的建筑风格和异域元素的搭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远远望去,门口立着一尊金身佛像,远处的墙上挂着唐卡,橱窗里摆放着造型奇特的面具——西藏!走近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纸和染了墨水的木板雕刻字画,再往里走,有木碗、石锅、藏毯、藏香,还有布达拉宫造型的笔筒……各类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图为藏纸产品

入口处的展示台边,一位路人不停地询问这些物件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用,还有人将那五颜六色的产品认成了布,纷纷上前想要一摸究竟。其实,这正是赫赫有名的民族瑰宝——“尼木三绝”。“尼木三绝”的吞巴藏香、普松雕刻、雪拉藏纸,要数藏香最为人们熟知了。如今,这些民族瑰宝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在形态上更加丰富,应用上也大大拓宽了渠道。

藏纸在很多包装上都被使用,雕刻拓印出的作品可以驱邪避讳,雕刻的类型也从以前的经文类别拓宽到了民俗,例如格萨尔王。此外,这一次展出的作品中,还有中国文化中人们最熟悉的十二生肖,真正实现了雅俗共赏,让民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更新了形式的藏纸很多人都认不出来了,版刻经文更是寻常人难以接触到的。现在,这些手工艺品从遥远的拉萨来到了北京,大放异彩,惊艳了众人。

图为26日,普松雕刻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色觉站在8011号展厅“拉萨印象”主题展览馆前。图片由色觉提供。

作为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之一的色觉,和其他几位非遗传承人一道,带着他们的作品前来参展。这一次,他的3件精品版雕拓印作品入选,被放在西藏展厅入口处的展示台作为重点参展作品。


图为非遗传承人色觉的普松雕刻展示台。图片由色觉提供。

普松是著名的“雕刻之乡”,雕刻是普松乡居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古老技艺,具有悠久历史。据说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吞米•桑布扎创制藏文后,在松赞干布的强力推行下成为吐蕃的通用语言。最初的文献刻在木简、石碑、贝叶之上,后来则用古老的雕版印刷,以木刻板印制经书、医学、天文历算等典籍。普松的居民世代以此为生,通过常年累月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到今天成为雕刻之乡。据说,西藏90%的经版都出自于此。

家住普松的色觉是家族第七代传承人,14岁起就开始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版雕,多年的修行造就了他出神入化的技艺,如今他已经是普松雕刻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神工巧匠的雕刻手艺将佛像的神态雕刻得栩栩如生、一幅幅婆娑世界的图景展现在眼前。


图为版雕拓印成品《调象图》

色觉的版雕拓印成品描绘的是著名的佛经故事《调象图》,讲的是“九住心”的故事。最初,猴子在前大象在后,两者都是黑色,经过一路修行,渐渐脱俗出尘身体慢慢变白,但路上出现的桃子等寓意诱惑不断,猴子经不住诱惑,渐渐落后于大象,最终未能修得正果。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深刻而富有内涵的故事,大象、猴子和僧人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和特色鲜明的形象传递出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令人惊叹不已。

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需要15至16道工序,有时甚至需要20至30道工序。其实,这还不算是最难的,色觉说最难的要数形象的雕刻,尤其是佛像的雕刻。雕刻时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看起来枯燥乏味,但不是简单地刻出一个形象就完事,而是必须全神贯注,刻刀下的佛像仿佛都有了神采。雕刻不光是技艺的打磨,更是对心智的磨练,因此,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好的雕刻师更是屈指可数。


图为木板雕刻格萨尔王。

为了保护和促进雕刻产业发展,近年来,尼木县先后对普松乡从事雕刻的群众和经幡印刷作坊进行重点扶持,在举办技能培训班的同时,购买了雕刻用木板和印刷经幡布料,提供给从事雕刻、经幡制作的农牧民。2016年,尼木珍宝民族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创新了雕刻内容,拓宽了就业渠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牧民的收入大大提高。

据悉,此次展览共有来自拉萨等地的17家企业参展,汇集了300余件文化精品,集中展示了西藏非遗保护成果。展览以西藏拉萨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为依托、民族工艺制品为载体,通过实物展销、观众参与互动、项目洽谈推介、发放宣传手册、滚动播放多媒体等方式展示西藏拉萨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旅游等产业相融合,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让西藏文化走向世界。(中国西藏网 记者/巫姗燕)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