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这个至关重要。
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尼玛仓拉在西藏唐卡画院学习唐卡绘制已进入第九个年头,对于很多年轻的画院学员来说,尼玛仓拉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从开办唐卡画室,到如今拥有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巴桑无疑是成功者。
实际上,西藏很多舞蹈都是当地群众劳动间隙创作的,昌果卓舞也应该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从23岁师从次仁多吉,到恩师去世后开始担任“阿热”,每一次跳昌果卓舞他都格外卖力。
能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人,是此生最幸运的一件事,所以,将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与发展下去,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山南市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藏戏节目重新登上舞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朱晓玲告诉记者,沙画是一个瞬间艺术,破坏再重建的过程,没有两幅一样的沙画作品,能够在“寸尺之间”展现“大世界”。
近年来,西藏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迅猛。相关产业不仅有传承和发展,还建立起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已成为带动全区广大农牧民创业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重彩布画创新唐卡《珠峰叠彩》置放于此次活动主会场的左右两侧,叶星生在会上讲述了此画的内容及创作过程。
巴桑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当毛哔叽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西藏山南市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前不久荣获了2020年度“西藏工匠”称号。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1月30日,记者探访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这个展览馆位于拉萨,2015年建立,展览馆内收藏了2万多尊擦擦,擦擦历史发展悠久,馆藏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
2009年,阿里在成都成立了四川古格音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年,在拉萨成立了西藏古格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日前,援藏题材电影《雪域青春》在拉萨开机,这是导演徐艺华首次进藏拿起导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