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桑旦旺堆:巧手妙心传技艺

发布时间:2022-04-28 09:40: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桑旦旺堆师徒们在展示柳编产品。


图为桑旦旺堆带领徒弟们在制作柳编产品。


图为桑旦旺堆在仔细检查徒弟们制作的柳编产品。


图为普布在制作柳编产品。


图为纯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柳编产品。


图为制作柳编产品的工具。


图为曲水柳编产品。


图为普布在筛选制作柳编产品的材料。

  拉萨市曲水县色麦村,位于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这里被称为“桃花盛开的地方”,除了美丽宜人的风景外,手工柳条编制的技艺更让这座村落远近闻名。

  柳编,顾名思义,即用柳枝编制成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筐子、筛子等,不仅手工精美细密,而且耐用、耐寒,一直以来都深受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的青睐。色麦村柳编技艺的历史现无文字记载,但据当地老人讲述,本地人在五辈之前就有编制筐子、筛子和簸箕的历史。2010年,曲水柳条编制技艺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桑旦旺堆是编制技艺的传承人,从小在父亲和爷爷的熏陶下,也渐渐对这门手艺产生兴趣,自13岁开始与这门手艺结缘,一晃坚持了50多年。面对记者的采访,桑旦旺堆总会不自觉地害羞起来,但当他手拿工具开始工作时,脸上立马没了腼腆之色,神情淡然,手指熟练地穿梭在柳条之间,用自制牛皮绳把筛子边缘缝绑固定起来,动作一气呵成,令人赞叹。

  在老人身旁有一些已经制作好的筛子、簸箕和筐子,外表并没有过多装饰,看起来简单,但由于完全是手工编制,从找寻制作材料到完全成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单就制作的前期工作来讲,首先要寻找合适的柳条,找到后用皮制手套反复擦拭柳条表面,用弯钩把柳条削成薄薄的柳片,然后将柳片浸泡在水中数日使其变软,完成后才可以正式开始制作。

  柳编产品与竹编不同,更耐寒耐用,适合在高原上长期使用。据桑旦旺堆介绍,漏斗形的筐叫“曲扎”,用来洗菜,体积较大的筐子用来装杂物及背运物品,还有一种长方形的竹筐,藏语叫“洛玛”,每逢重大节日或者亲朋好友团聚时,人们经常用它装糖果、点心、风干牛肉等,是重要的生活用具。

  别看桑旦旺堆老人介绍柳编制作工艺时云淡风轻、一句带过,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可真不小:为什么要擦拭柳条的表面,为什么要泡水,为什么要在用弯钩时在腿上盖皮质套脚而不是其他材质……这些看起来简单易懂的环节,都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

  曾经,柳编技艺让色麦村村民多了一条谋生的道路。“在我们组里,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制作柳编产品,村民们有时会围坐在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桑旦旺堆老人说,“柳编是我们村除了农业之外最大的收入来源,以前我们会用驴或者马车、拖拉机拉去各地卖,卖得非常好。前年,政府还为我们免费租借了摊位和桌椅,村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

  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柳编产品的替代品,它们一般都比较轻盈、易保管、装饰物多,逐渐占领市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物品的实用性没有那么看重,反而越来越重视它的装饰性或者承载的特殊意义,喜欢小巧精致的东西。现在,我自己也积极探索,试着多做一些小巧精致的东西。”桑旦旺堆老人腼腆地说

  目前,桑旦旺堆老人共有6个学徒,其中属自己的儿子扎西次仁和普布学得最好。普布已经完全学透,并收了6个学徒。“我学习柳编已经30多年了,以前除了做农活就是靠柳编来维持生计。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柳编技艺也成为非遗项目。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传承并适当创新,柳编技艺的发展传承会越来越好。”普布说。

  “以前我也不知道我的这门手艺很重要,我把它当成我人生的一部分,用这门手艺养家糊口。现在,随着政府对这项技艺的重视并且成功申遗后,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我们县以及整个西藏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它确实存在一些发展困境,但是我不会放弃,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人。”桑旦旺堆眼神坚定地说。

  近年来,拉萨市曲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强化非遗保护措施,完善非遗传承机制,建立非遗名录体系。相信在曲水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中,柳编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会被更多人看到,曲水柳编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广。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