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西藏拉萨南山山体造林保存面积达3521.7亩

李海霞 发布时间:2020-03-26 10:06:00来源: 西藏日报


披上绿装的南山。 文/图 记者 李海霞

  西藏拉萨南山造林绿化按照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异,初步规划建设内容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生态植物园,并努力将南山核心区打造成拉萨城市森林公园,力争使荒凉的南山变成一片森林,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丰富,形成高品质的森林景观,进而使拉萨城区及西藏生态景观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内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合理规划

  打造拉萨城市森林公园

  近日来,拉萨几场春雪,给空气中增添了几分湿润,道路两旁的树芽也更鲜嫩了。不少人走出室外,亲近自然,感受早春的魅力。南山,似乎成了大家的首选去处。

  3月25日中午,记者来到南山公园,看到三三两两的市民漫步其间,不时停下来用手机记录眼前美景。与此同时,与闲逸市民不同的是,还有一些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忙着搬运苗木——这里是拉萨南山造林绿化现场。

  “这儿有些树枯死了,我们在补植补栽。”一名工人边忙边告诉记者。

  拉萨南山造林绿化项目于2012年启动,按照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异,初步规划建设内容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生态植物园。其中,计划将南山核心区打造成拉萨城市森林公园,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丰富生物多样性,形成高品质的森林景观的目的。“进而使拉萨城区及西藏生态景观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内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拉萨市先后在不同海拔高度、立地条件的南山片区,分别开展了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试验,有针对性地试种了不同苗木来源地和不同规格的乔木、灌木,通过试种和积极探索,初步筛选出了油松、云杉、侧柏、山杏、雪松、沙棘、银白杨和旱柳等苗木在山体造林绿化中较为适应。截至目前,南山山体造林保存面积已达到3521.7亩,栽植各类苗木(含灌木和花卉)120万余株。

  凿石客土

  造林人克服种植难题

  “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区域海拔3650至4050米,平均坡度达60度。土质为沙壤土,土层薄,平均厚度仅为10厘米,土壤贫瘠,山体大部分区域岩石裸露,质地为粗砂砾,石砾含量高达60%—70%。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南山昼夜温差大、多风,降水量少、土壤蒸发量大等特点。”该负责人介绍。

  这一项项自然因素,都成了南山造林绿化的“拦路虎”,以致在此区域植树难、成活难、管护难。

  在粗砂砾中挖坑并不容易,这时钢钎、大锤都要上阵,可以说一个个树坑是凿出来的。挖好坑,苗木还不能下地。为了能让苗木活下来,客土是重要一环。“也就是从别处运来质地好的壤土,替换原来的砂石填充进去。山上没有路,车子上不来,土是工人们一筐一筐背上来的。”圣地园林工程一部负责人多布拉说。

  客完土,就要送苗木上山。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造林用到的苗木并不像我们平时常见的那种小苗子,而是高3米多,根部带着大大土球的壮苗,需要好几个壮汉一起扛。“一棵树有几百斤吧。”一名工人说,“第一天,我们十几个人只栽了11棵。”

  “现在大家看到的美景背后,造林人付出了很多。造林要抢时间,早了晚了都不行。落叶树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10日至4月10日,常绿树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10日至3月30日。切忌苗木发芽后栽植。”多布拉说,身为技术指导,他深知时间对造林的重要性。

  挑战越大,造林人的干劲越足。几年造林下来,技术人员们也总结出了一套经验,涉及到了山体造林绿化苗木栽植适宜范围、不同立地类型适宜的树种、苗木质量的要求、造林时间、后期管护等方方面面。

  因地适树

  海拔3900米人工造林实现零突破

  为推进南山造林绿化项目的实施,拉萨市打破常规思路,分别于2012年、2013年将外省市有实力、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引进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建设”模式,具体实施流程按照“事前评估、事中跟踪、事后评审”进行。

  “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封则封,乔灌草相结合,积极使用乡土树种,丰富生物多样性。”该负责人介绍,“同时,严把造林整地、苗木的来源(检验检疫证)、起苗、调运、栽植、浇水、搭支撑架、输树木营养液、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关,确保每个环节上都有人抓、有人管。”

  除此之外,南山山体造林绿化坚持以科研和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实施了“拉萨河流域试点建设工程”和“拉萨山地造林环境调控技术与耐寒树种筛选研究”等科研项目。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造林绿化难点问题,确保了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成功实现了“树上山”,也在全区实现了在半干旱地区海拔3900米(以上山体)人工造林零的突破。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