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西藏:高原上的“追豹”女孩

发布时间:2024-03-04 10:21:00来源: 西藏商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雪豹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是高山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科学研究表明,中国是雪豹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分布最多的国家,雪豹广泛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雪豹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而开展的一系列保护活动受到全球关注,各省区在雪豹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地,加强雪豹物种的系统研究和科学保护,积极探索区域内雪豹等濒危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实施全面、完整、连续保护的新途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近日,本报联合青海日报、甘肃日报、新疆日报共同推出《守护雪豹》特别报道。

  “大学毕业后,做梦都未曾想到我会成为一名野生动物的守护者。”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姜楠笑着说。

  29岁的姜楠,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雪豹监测项目的工作人员,被大家称为“高原上追雪豹的女孩”,今年是她在高原的第五个年头。

  姜楠告诉记者,刚入行时,曾经遇到过很多挑战。“刚到那曲的时候,因为身体的不适,在一次外出时一台红外相机怎么也没法打开,让我有些焦急。蹲在地上捣鼓了好久,终于发现是牧民上次把电池装反了,一旁的牧民露出了尴尬的微笑。”姜楠说。

  除了安装红外相机,姜楠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给当地牧民监测员“上课”。在那曲,一批牧民自愿报名加入了社区监测工作,“山水”为牧民提供红外相机、望远镜等设备,姜楠和同事带牧民一起上山,教他们如何安装相机、更换电池,每隔三个月回收一次数据。

  是什么让一名90后女孩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在辽阔的羌塘草原守护雪豹,为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呢?

  “是雪豹的可爱和神秘,是对青藏高原的那份向往。”姜楠成为一名雪豹监测项目的工作人员,这份工作要求她必须经常“出野外”,也就是爬上山,进行安装红外相机等工作。雪豹常在山脊线、崖壁处出没,红外相机也需要安置在这些地方,对姜楠来说,她的恐高症也许是少数难以完全克服的困难之一,下山时,她偶尔会面露难色,似乎不知该往何处落脚,但她从未因恐高症而无法完成任务。

  “没办法,它喜欢那种地方,你要调查它,也只有到那种地方去,如果大家都觉得难,克服不了这些,那谁来保护它们?”姜楠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雪豹,所以她选择来这里“追豹”。

  姜楠的藏族同事强巴认为,“山水”的到来提高了当地人对雪豹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也让牧民们更加喜爱雪豹了。在和牧民朋友们相处时,因语言障碍而闹的“笑话”,让姜楠至今忍俊不禁。曾经有一次,姜楠问一位牧民最近有没有拍到雪豹,牧民连说“嗯嗯”回应。

  “我以为他都听懂了,结果他跑去问别人我在说什么,我才知道他什么也没听懂!”姜楠回忆。

  为培训社区监测员,和当地牧民沟通交流成了姜楠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姜楠说,其实当地人原本就有着尊重万物生命的传统,她希望‘山水’能帮助他们自主、科学地保护动物,当地村民熟悉地形,在他们的帮助下,也能更快找到可以观测到雪豹的点位。

  如今,姜楠也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藏语,回忆起自己从祁连山到三江源再到那曲,迄今为止她人生中的很多重要瞬间都与雪豹产生关联。姜楠不禁感叹起来:“真的不容易啊。”

  近年来,“山水”已有30多位青年研究者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足迹,那曲发现雪豹的点位越来越多,更多牧民加入到了保护雪豹中,同时也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队伍。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青藏高原徐徐铺展。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