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美好生活

索朗琼珠 发布时间:2019-12-16 09:14:00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林芝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汉、门巴、珞巴、回族、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苗族等35个民族和僜人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区。

  多元的人文环境,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多民族和谐共处,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繁荣……

  近年来,西藏林芝市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总书记明确的西藏工作着眼点、着力点和出发点、落脚点,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市上下呈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化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铸牢

  林芝市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着力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厚植于各族群众心中,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提高各级干部掌握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驾驭民族工作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利用向“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学习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契机,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结合“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僧尼自觉爱国爱教、遵规守法,自觉与达赖集团划清界限,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结合“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各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底。

  充分发挥尼洋阁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波密红楼、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新旧西藏对比、反分裂斗争、“五观”“两论”等教育活动。

  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林芝市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以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生活。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70.78%,居全区第一。

  在脱贫攻坚方面,坚持造血与输血、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注重帮助群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2016年至今,全市累计减贫6786户、23467人,7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十三五”期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资金33457万元,大力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项目,全面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筑牢了各民族大团结基础。

  坚持开放包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推进

  林芝市大力实施“强企入林、强智入林、引金入林”战略, 2019年第十五届林芝市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多家企业入驻林芝,签约项目24个,签约投资金额38.758亿元,成功吸引了内地企业和各界有识之士到林芝投资兴业、定居安居。

  林芝市各族群众坚持开放包容理念,与前来务工、经商、旅游的外来企业和产业能手、致富能人结成对子,在抱团发展、共同致富中亲如兄弟。

  来自河南的创业者樊敬芳在米林县羌纳乡朗多村租用藏式住房,改造精品客栈,并手把手传授当地群众经营理念、服务技能和管理要求,带动该村13户57名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赚上旅游钱,促进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来自四川雅安的郑天成,手把手教群众种植猕猴桃技术,并提供幼苗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群众自行种植,带动察隅县6个村发展猕猴桃产业,总规模达到2352亩,281户1456人“不离乡不离土”参与产业发展。2019年预计产出猕猴桃25万公斤,产值可达1200万元,群众可收入土地流转资金126万元、务工工资300万元,村集体可获得分红20多万元。

  同时,林芝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9年全市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3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1个、模范个人19名。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革命教育意义的阿沛庄园遗址和林芝军分区军史馆等5个活动场所命名为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林芝市共计命名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5个。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