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下到村头 老乡看病不愁
冬月已至,海南省乐东县却丝毫没有入冬的迹象,瓜棚里的哈密瓜借着日头竞相蹿个。志仲镇成栋村贫困户洪秀荣的心情,像哈密瓜一样甜:“地头收购价两块多钱一斤,我家包了10亩瓜棚,每月能挣七八千元。”
一年多前,这样的好光景,洪秀荣想都不敢想。去年初,在政府的帮扶下,她盖起新房,却不小心在新房的工地上踩到钉子。在镇上的卫生院打了破伤风针后,洪秀荣的左脚没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洪秀荣去了县城和三亚的医院,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足,眼看盖了新房摘了穷帽,在村里能抬起头来。“医药费得好几万元,我又活回去了”。
2018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何和与,来到单位对口帮扶的成栋村,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看到洪秀荣走路都困难,何和与提出带她到海口医治。没想到,洪秀荣怕治不好白花钱,婉拒了。何和与反复劝说,“现在政策比以前还好,贫困户参加新农合,医药费能报90%”。何和与说的新政策是2018年7月起海南省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其中医疗兜底保障行动规定,患有25种慢性病的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达80%以上,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达90%以上,农村特困人员医疗费用实现100%报销。
洪秀荣被说动了,搭何和与的私家车到了海医二附院。在内分泌科十几位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精心医护下,洪秀荣站起来了,一万多元的治疗费,医保报销后,医护人员自发捐赠帮她支付了个人部分。
回到村里,洪秀荣发现,原先破破烂烂的村卫生室,被整修一新,旁边还加盖了两层小楼,里头配了病床、药品、电脑、消毒设备,大医院来的医生和村医一起坐诊,疑难杂症还能通过网络,由海口的专家远程会诊。“在村卫生室就能换药,不用跑镇上。现在治糖尿病的药钱每月300多元,我只需付五六十元。”洪秀荣说。
据了解,海南省10家三甲医院向贫困村下派驻村干部,其中,海医二附院、海南省中医院、海口市中医院等派出骨干医生挂职驻村第一书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百名医疗医药专家商讨解决医患互信问题
在寓意“我爱你”的5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医疗医药专家在京参加“首届520(我爱你)医疗专家与医药专家精准对接暨学术研讨会”。专家们在活动现场共同发起了“为民健康尽天职”诚信倡议。[详细] -
四川467名医疗专家赴凉山州助力健康扶贫攻坚
据四川省政府网站消息,为加快贫困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凉山州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突出问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省今年启动实施了贫困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目前,首批共467名医疗专家已全部到位...[详细] -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