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别忘这几个原则
生活中,很多老人苦恼自己成了 “药罐子”,一个人吃着几种西药和几十种保健药的例子并不少见。
老人吃药多,有几个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50岁以上人口集多种慢病于一身,药物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二是多次更换医生和专科看病,每个医生开的药不同,造成老人每天服用七八种药。三是老人多信任中药,因此存在中药、西药同时服用的现象。四是很多保健品成分含西药,治疗用药和保健品重复服用。
家有服药老人,在用药上要掌握以下原则。
把握用药。吃药出现不良反应,应先暂停服用,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换药。
优先治疗。急症先处理,慢症先缓行。如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出现感冒发烧或急性胃肠炎时,要优先治疗急症,暂停使用降血脂、软化血管等药物;如突发心脑血管急症时,应暂停慢性胃炎或慢性前列腺炎等方面的治疗。
家人协助。老人容易漏服药,家人的及时提醒和帮助非常重要。卧床不起的老人,服药时应扶着坐起或调整为半卧位,让患者饮水送药,帮助药物下行入胃,避免药物残留。若药物没到肠胃,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
注意营养。多数老人体内的蛋白质比例较低,加之疾病、消瘦、贫血等原因,会影响药物疗效。因此,需注重营养选择与搭配,做到饮食均衡。
多药同服,至少间隔半小时。如果需要服用两种药物,两次吃药时间最好间隔半小时,让身体有个代谢时间。
定期复查。长期用药或本身有肝脏疾病的老人,需特别提防药物性肝损伤,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久用硬毛巾 脸上擦出斑
有些老年朋友脸上出现斑点,以为是老年斑,其实是被老旧的硬毛巾搓出来的摩擦斑。日本美容健康网刊文指出,对脸部摩擦过度,皮肤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引起色素沉着,形成摩擦斑。[详细] -
爬楼梯、假装微笑 10招缓解压力,释放负能量
金钱、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及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导致压力过大,进而引发头痛、失眠、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诸多问题。压力过大时,人们往往会眉头紧锁,即使假装微笑,也会对减压产生积极影响。[详细] -
饭后散步有助养生 如何走最科学?
饭后散步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肠胃蠕动,刺激副交感神经,缓解压力。吃太饱时,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动,避免食物堆积在胃部,造成肠胃不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