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澳门青年·漫行青海】体验:与西宁的初次相遇——一个澳门青年的研学手册(二)

发布时间: 2025-07-19 13:27: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曲文苑初到西宁的这几天,那大概就是:体验。

  曲文苑来自澳门坊众学校,是2025澳门青少年青海研学团的一员。在研学手册中,她写道:“我以前从未了解过青海这个省份,初入西宁,我觉得还是很新奇的。”带着这份新奇,她用眼睛观察她去到的每一处地方,用心去体验这段充满未知与探索的旅途。 


图为研学团成员在青海省博物馆合影 摄影:冯重霖

  热情:对西宁的初印象

  抵达西宁后,曲文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接地气:在机场,“警察大哥”会热情地和自己打招呼;在饭店,服务员会时刻观察,并在自己水杯空了的时候及时添上;每到一处访学点,工作人员都会热情地欢迎研学团的到来。

  曲文苑说,自己感受到被重视了,也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热情与真诚。她觉得比起繁华大都市的车水马龙,还是这里更能打动自己。 


图为青海省博物馆中的瞿昙寺模型 摄影:冯重霖

  文化:感受历史与文化自信

  在研学手册里,曲文苑写道:“感受青海文化之美。”在青海民族大学,她近距离接触古籍善本,感叹于讲解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西宁城市文化会客厅,她赞美其中展示出的文化元素塑造了西宁美丽的城市形象;在青海省博物馆,她被瞿昙寺的历史深深吸引,了解其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沟通各民族文化时发挥的桥梁作用。

  曲文苑说,近距离接触这些文化符号,让她感受到了当地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自信。 

图为曲文苑在体验冰壶运动 摄影:冯重霖

  思考: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体验

  虽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是曲文苑对她所经历、观察到的,有着自己较为深入的思考:初到西宁,她觉得西宁的建筑相较于澳门更为传统;走进新宁广场河湟文化大集,她被河湟剪纸所吸引,认为它粗犷、质朴造型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当地豪放的民风;参访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她从医学理论和治疗手段比较了传统藏医与现代医学的不同之处。 

  思考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是曲文苑已经有了满满的收获。

  与西宁的相遇是短暂却又充实的。7月19日,研学团将离开西宁,到青海其他地市继续开展研学活动,相信曲文苑和她的小伙伴们还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中国西藏网 记者/冯重霖 邹慧)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