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刚察草原:小小油菜籽“种”出乡村“振兴路”
图为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油菜种子。张得存 摄
虽是夏日,但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草原刚刚泛绿,哈尔盖镇的种植户们正忙碌着播种高原油菜。
“今年我种了2200亩油菜,政府协调农业部门提供了技术指导,免费给我们发放了有机肥料,预估今年收入70万元,收成越来越好,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了。”哈尔盖镇塘渠村种植大户李全祥说。
近期,正是高原油菜种植的适播期,哈尔盖镇塘渠村一手抓“增减挂钩”项目拆迁不放松,一手抓油菜种植不误时,在油菜种植田间地头,多台播种机正在忙碌耕作。
哈尔盖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依托资源禀赋,该镇塘渠村放大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油菜种植产业,带动了全镇种植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图为播种机正在忙碌耕作。张得存 摄
今年,塘渠村依托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在现有5000亩耕地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复垦土地631.8亩,建设种植基地3处,根据现有产业基础,按照“支部+专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将规模化种植的5600亩油菜基地与哈尔盖镇农产品交易市场相衔接,逐步形成“油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按照规划、管理统一原则,全力打造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在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村民致富。
“我把我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合作社种油菜,每年村里给我流转费用2万元。除此之外,我还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也能挣2万多元。”贡公麻村村民东日杰本高兴地和驻村第一书记吉太加聊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吉太加介绍,哈尔盖镇贡公麻村盘活村集体2.23万亩耕地,根据种植油菜籽收益较好的实际情况,村集体种植油菜4800亩,本村村民承包种植油菜1.75万亩,以发展合作社规模种植、油菜籽加工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村集体经济构成趋于多样性,拓展了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图为高原油菜籽榨出的菜籽油。张得存 摄
同时,贡公麻村采用“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就业,本村有能力的村民根据市场需求联合成立了“农耕服务合作社”,通过运输和播种,2022年增加个人收益40余万元。2022年,贡公麻村合作社通过种植4800亩油菜收入173.5万元,加工油菜籽收入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总计收入1068万元。
目前,哈尔盖镇塘渠村和贡公麻村依托油菜种植产业,形成了以产业促岗位、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助推振兴的良好局面,保障好了村民“油瓶子”供给,“钱袋子”充实。
结合塘渠村和贡公麻村的油菜种植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哈尔盖镇将围绕片区融合、联动发展思路,持续强化土地、技术、人才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点带面,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刚察县:奏响“一号文件”协奏曲 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连日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各级党组织以“宣传键、教育谱、服务拍”三个新乐符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为乡村发展、振兴建言献策,扎实推进“一讲两稳三促进”工作落实落地。[详细] -
祁连山下“第一书记”手账:振兴路走的是“齐心路”
全乡79户237人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万元,相比2015年,竟实现了8倍增长,牧户也用上了大电网,彻底结束了以往靠天照明的历史。[详细] -
东达村,乡村振兴展新颜
党的二十大代表、东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牛生有向村民们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受。从北京回到家乡后,他已经参与了70多场宣讲活动。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他琢磨最多的还是村里今后的发展路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