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中外诗人齐聚青海湖畔 湖光山色中探寻诗意灵感

发布时间:2023-06-30 09:14:00来源: 新华网

  “诗歌的声音在草原上回响,仿佛唤醒大地的灵魂。”6月28日,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开幕,80余位中外诗人齐聚青海湖畔寻找诗意和灵感。

  29日,获得本届诗歌节“金藏羚羊诗歌奖”的澳大利亚诗人马克·特雷尼克手捧藏羚羊造型的奖杯感谢诗歌节组委会:“感谢你们为这个世界构筑一个诗歌的家园,一个可以将所有人的声音和经历带入其中的地方。”


6月29日,澳大利亚诗人马克·特雷尼克发表获奖感言。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我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再一次见证了在地球第三极高地上正在呈现的诗歌盛会,再一次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各种自然和人为的障碍,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在这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完成了一次因诗而生的夙愿。”在开幕式致辞中,青海湖诗歌节组委会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说。

  本届青海湖诗歌节以“在全球生态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诗人的价值立场”为主题,通过主题研讨、创作交流、文学采风、诗歌朗诵等活动,以诗歌艺术展现青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

  青海湖畔广袤的草原与湛蓝的湖水相映成趣,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绝妙的灵感来源。中外诗人在这片自然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将感悟化作诗意。


6月29日,吉狄马加(右一)在颁奖礼现场发表颁奖词。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青海省文联副主席、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表示,青海诗歌高地包含着地理、生态、文化等多重意义。“诗歌节让青海诗人和诗歌作品走向世界成为可能,诗人们的作品里充分展示了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也展示了青海人民拥抱生活、拥抱世界的精神面貌。”

  美国诗人、翻译家徐贞敏表示,正如长江奔流在李白的古诗词中,世界各地的河流通过诗歌在各种语言中流淌。“诗歌,作为一种爱和关心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关注、照顾并保护自然。”

  《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说:“通过此次主题研讨、创作交流、文学采风和诗歌朗诵,我们不仅能以诗歌的形式展示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能以诗歌的方式加强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为推动青海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各项事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诗歌节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海北州委、海北州人民政府主办。

  青海湖诗歌节是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多届,累计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名中外诗人参加。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