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州:“草药间种”助力黑土滩治理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路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中查看植被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通过筛选当地道地药材和优良牧草,进行药材和牧草的合理间作模式,助力黑土滩治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
这是9月5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拍摄的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路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中收集唐古特大黄种子。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路存(右)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中收集唐古特大黄种子。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路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展示当地道地药材唐古特大黄的种子。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路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一处“草药间种”的黑土滩治理试验田中查看植被生长情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从“黑土滩”变成了“生命绿”
像才多这样亲身经历了家乡草原从“黑”变绿的牧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悟深刻,他们要为了子孙后代的长久幸福,继续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详细] -
青海省玛多县完成黑土滩(坡)治理23万亩
2021年,黄河源头玛多完成黑土滩(坡)治理23万亩,退化草地补播修复37.65万亩,荒漠化土地治理2.69万亩,退化湿地人工种草2.53万亩,有害生物防控170万亩,生态修复92处426.32亩。[详细] -
三江源腹地果洛治理黑土滩及退化草地改良百万亩
2021年,果洛州组织实施投资13.24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退牧还草、重度退化草原治理、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黑土滩(坡)及退化草地改良226万亩。 [详细] -
黑土滩变身饲草地 美了草原富了民——青海省果洛州黑土滩治理采访见闻
“有了饲草种植基地,畜牧业冬季补饲和预防雪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多布旦说,如今,格多村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