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山为何拦不住“任性”的登山客?
消防人员用担架转移被困游客。阿坝消防供图
四川巴朗山(斑斓山)垭口地区一直是驴友喜欢打卡之地。网络上标注“巴朗山一日往返”“巴朗山徒步一日游”的攻略吸引外地游客趋之若鹜,但人数激增背后,人员被困、失联等事故也时常发生。12月3日和4日,巴朗山就接连发生两起游客被困事件,当地消防人员冒着风雪连夜搜救,最终将被困者安全转移下山。
实际上,几年前巴朗山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山峰,随着各种“种草”以及徒步旅游热潮的兴起,不少年轻人选择打卡巴朗山。但冬季的巴朗山险象环生,比如高海拔、大雾弥漫、岩石破碎等,这些风险却往往被众多慕名前来的“小白”所忽视。
连发两起游客被困事件 涉足未开发区域
据阿坝消防通报:12月3日16时37分,小金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调度,巴朗山“绝望坡”有游客被困。四姑娘山景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3车14人、江西路消防救援站1车5人,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现场救援。
被困人员为2名北京游客,徒步攀登巴朗山,在返回绝望坡途中,娄某某不慎脚下踩滑摔伤,手脚骨折,于是拨打119求助。事故现场山谷地形复杂、雪地湿滑,属于未开发区域。天已渐黑、大雪纷飞,能见度较低,救援人员经过4个多小时徒步和攀登,才在海拔约5000米的绝望坡一处山崖下发现了娄某某。经询问和检查,娄某某全身外露肢体多处被划伤,右手右脚骨折,存在失温症状,救援人员立即送上御寒大衣、热水、食物,对被困人员肢体进行固定后用担架转移。
娄某某的同行者在哪里?经询问娄某某及电话询问,消防人员继续搜救另一名被困者。经过近2小时搜救,在一个崖壁发现被困人员,此人有失温症状,救援人员立即为其送上御寒大衣,并将其转移到山下。
时隔一天,又有游客被困巴朗山。12月4日18时54分,四姑娘山景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接报警,称巴朗山汶川境内海儿凼有1人被困,消防站出动1车6人前往处置,于当天20时33分找到被困人员,之后顺利将其转移到安全路段与报警人汇合。
消防人员表示,这两次救援的共同点是,游客登山途中受伤、缺乏向导、失联失温、装备简陋、经验不足等等,而且涉足未开发区域,才导致了危险的发生。
垭口早已“永久封闭”被困事件屡有发生
记者发现,今年夏季阿坝州公安局卧龙分局和卧龙特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卧龙境内巴朗山老越岭路段临时封闭管制的通告》,其中提到,巴朗山垭口永久封闭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该处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域;二是越岭老路为巴朗山隧洞应急通道,平时不对外开放;三是整个卧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不是景区;四是道路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通行安全隐患。
除开已经通报的案例之外,近年来巴朗山区域发生了几十起游玩探险导致的被困或伤亡案例。今年6月14日,当地发生越野车坠沟致2死2伤的交通事故。今年4月,一名驴友登巴朗山途中摔伤被困4400米山坡。今年1月,成都游客岳某在海拔4000米的巴朗山高山流石滩赏雪迷路,在迷雾中试图寻找出路时腿部受伤被困。2022年4月23日,两名成都游客自驾游途中在巴朗山垭口遭遇暴风雪天气被困。类似案例很多都被媒体进行了报道。
“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很多来这边我们都会提醒他们不要私自违登,因为巴朗山本身是未开发区域又是保护区,不要因为免费和猎奇,就去以身试险。”小金县四姑娘山镇一家民宿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接待的前往巴朗山登山、旅游的游客变得多了起来,但出事遇到麻烦的也不少,所以他都会进行提醒。这位店家说,通过观察,前往巴朗山的人不少都是缺乏专业向导也没有户外登山经验的“小白”,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复杂状况缺乏足够的敬畏和认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痛心!山东驴友违规穿越贡嘎雪山 疑发生严重高反遇难
8月15日上午8时50分,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公安局贡嘎山派出所接到玉龙溪村民电话报警称:在贡嘎山乡玉龙溪村牛场与老榆林交界处日隆沟(地名),一徒步穿越驴友在露营地疑似发生严重高反,人已昏迷,请派人救助。[详细] -
徒步穿越贡嘎失联的广州驴友已遇难 或因高反引起高原肺水肿
1月2日徒步穿越贡嘎失联的广州籍驴友已经不幸遇难,搜救小组初步断定徒步爱好者可能因严重的高原反应引起的肺水肿而去世,这是2018年四川首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