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队长”王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王平
1月22日上午9时,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启动实施“三州”全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加强农文旅融合,让绿水青山、雪山草甸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这几句话让苏拉王平(以下称“王平”)十分激动。作为川藏登山队的创始人,这位省人大代表的身上有三个标签:曾经的放牛娃、带领村民致富的珠峰队长和推广四川冰雪运动的人大代表。
20多年来,他登雪山的次数超过百次,有家乡门前的三奥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王平告诉记者,整个四川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几百座,四川省冰雪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如果大力推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两会建议
大力推广宣传四川冰雪运动
当上人大代表后,王平登山的时间明显变少了,以前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山里,但去年他不是在推广高山户外运动,就是在省上、州上参加人大组织的调研活动。今年的省两会,王平最关注的议题是冰雪运动和乡村振兴。在他看来,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雪山,光是阿坝州就有250余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提到今年因冰雪出圈的哈尔滨,王平说,“和哈尔滨相比,四川的冰雪资源更丰富,因为我们还有几百座美丽的雪山,很多冰雪文旅活动可以落地到雪山脚。”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今年我的建议依然是希望四川的山地户外运动能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宣传,希望四川成为冰雪运动强省。”王平说。
25年时间
从放牛娃到珠峰队长再到人大代表
事实上,从放牛娃到珠峰队长再到人大代表,王平用了25年的时间。
25年前,一支登山队来到三奥雪山考察攀登,喜欢爬山的王平毛遂自荐,当起了队伍的背夫。一个月后,一名登山运动员回到村子找到王平,问他愿不愿意从事登山工作。“我答应了,我只想走出大山出去看看。”
2003年,王平回到家乡找到了一起长大的6个兄弟,成立了三奥雪山协作队,也就是现在的川藏队。川藏队成立20年来,从起初的7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50余人。这些年里,王平个人的足迹遍布中国、尼泊尔、韩国、美国以及非洲。2019年,王平作为队长,带领8名登山队员和川藏队7名高山摄影师,出发前往尼泊尔。在历经40多天的艰难攀登后,川藏队成为当年全球第一支登顶珠峰的队伍。
登山20多年来,王平心里的珠峰梦终于实现了,他意识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继续推广四川的冰雪运动。
回到家乡创业
想打造国内最好的雪山大本营
让王平最有切身感受的就是家门前三奥雪山的发展。三奥雪山位于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德石窝村,由三座独立的雪山组成。近年来,黑水县围绕“文旅”“红旅”“农旅”“体旅”融合,以冰雪资源为载体,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三奥雪山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王平回到家乡合力打造三奥雪山户外运动大本营。王平介绍,去年冬季在芦花镇,每周前来登雪山的人达百人以上,大本营基地那十几座用来住宿的木房子,就是他自费修建的,他想把这里建成国内最好的雪山大本营。
登山的人来了,就意味着德石窝村的生意来了。村里老百姓的家变成了民宿,年轻人成了向导,镇上的餐馆也有了烟火气,一年下来,每个家庭的收入至少都有四五万元。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带着家乡人靠山吃山,改变生活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启动实施“三州”全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加强农文旅融合,让绿水青山、雪山草甸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王平说,四川冰雪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四川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几百座,海拔6000米以上雪山28座,海拔三四千米的山根本数不清。不仅如此,目前四川有冰雪观光旅游景区47个、滑雪场17家、旱雪场5家、冰场12家。在西南地区,四川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位居前列。
今年王平还有另一个工作计划,想为川藏队再新招30名年轻向导。王平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希望这群年轻人可以和他一样,带着家乡人靠山吃山,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苏拉王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珠峰队长
一个人一辈子可以不登山,但是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大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珠峰队长’。[详细] -
他们在世界之巅赤手拍摄
中国拍摄珠峰的镜头我看过不下500个小时,但《珠峰队长》表现出的雄伟、壮阔和视觉冲击力,依然让人震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