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祁连山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石玉虎(前)和其他两名护林员正在祁连山上巡林。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新木 于钦馨
春寒料峭,祁连山被茫茫白雪覆盖,寂静的山林中没有一点声响。
护林员石玉虎、柴仲梅等人正在狭仄的山林小道上前行,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
他们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永昌东大河自然保护站三岔资源管护站的护林员。日前,记者跟随这些大山中坚守多年护林员的足迹走进了祁连山,探访“守山人”的护林日常。
(一)
“冬天巡林,在冰滩上摔倒是常有的事儿。”石玉虎说。记者跟随护林员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一片冰滩,冰滩的一边是山,一边是崖,这是到达今天巡林点位的必经之路。
石玉虎告诉记者,巡林的山路并不好走,遇见冰滩是常事,有时候碰上比较陡的坡,还需要手脚并用。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巡林路上,护林员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护林员管海鹏回忆,有一年夏天去巡林,5个护林员分成两组上山。当天山里雾气重,又下着雨,上山后很难辨别方向,管海鹏凭借着多年经验回到了管护站。然而,另一组的两位护林员却迟迟未归。大家找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才在西营河附近的牧民家里找到了两位迷路的护林员。
三岔资源管护站位于祁连山的中部,林区总面积6620公顷。
近年来,永昌县加大对祁连山环境保护的力度,祁连山矿山全部关停,牧民有计划退牧还草,让祁连山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时下,山里的气温缓慢回升,到了正午,比较薄的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滩尽头有一条小溪正汩汩流淌。
护林员柴仲梅说:“这些水一直流下去,汇成一条河,最后汇入金川峡。”
柴仲梅是三岔资源管护站的3位女护林员之一。柴仲梅的父亲也是祁连山里的护林员,所以巡林对从小就经常进山的柴仲梅而言,已是家常便饭。“我要和父亲一样,守住这片林子,让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很自豪。”
(二)
林中一阵持续的飞禽叫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循声向天空望去,只见一只雄鹰展翅划过天空。
由于常年巡林的缘故,护林员早已对山林中的动物了如指掌,仅凭叫声和雪地上的脚印,就能大致判断出是什么动物。
柴仲梅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以前马鹿、蓝马鸡、岩羊、猞猁等动物都比较少见,现在生态环境好了,野生动物多了,有时候还能看见成群的岩羊在山梁上跑。”
在护林员们努力守护祁连山林区的漫长岁月里,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覆盖度越来越高,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越来越多。
1月3日,三岔资源管护站在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雪豹的珍贵影像,这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永昌段首次拍摄到雪豹。
这几年,护林员还在巡山中多次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三岔资源管护站站长张得团说,一次,他在三岔资源管护站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蓑羽鹤。
为了及时救助蓑羽鹤,永昌东大河自然保护站的相关负责人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将受伤的蓑羽鹤送往甘肃武威野生动物救护站进行专业救助。
除了蓑羽鹤,三岔资源管护站的护林员还救助过马鹿、狍子等野生动物,这些年来,他们和野生动物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对这片林子有着无限留恋和不舍。
(三)
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他们默默无闻地在祁连山里坚守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20来岁入职到即将退休,护林员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份工作。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
2023年,管护站新来了一位90后护林员,名叫李婧雯。
管护站的8位“师父”对她关爱有加,手把手给她传授巡林技巧。
巡林的路上,护林员吕宏随手抓起地上的积雪在手掌中不断摩擦,他告诉李婧雯,这样做是为了在低温下使手不至于被冻伤。
遇到大型野生动物该怎么办?在山中该如何辨别方向?
……
一路上,李婧雯对山林格外好奇,问了吕宏很多问题,吕宏都一一耐心解答。8位年长的护林员都在细心照顾着李婧雯,希望用她的所学让祁连山的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及时掌握管护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情况、森林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有害生物、制止乱捕乱猎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这些都是护林员的工作日常。
他们常常天还没亮就带着干粮和水壶出发,巡林回来已日落西山。
日暮时分,回到管护站的石玉虎在《巡林日志》上写道:“今天天气晴,巡林时没有发现异常,雪地里有野生动物的足迹,林子里马鹿的叫声在祁连山中回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祁连山2000天
祁连山腹地,高耸密林旁,一片低矮云杉静静生长。2000多天前,这里有黑黑的矿洞、破碎的山石、枯瘦的草场,深藏地下亿万年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被开掘。[详细] -
祁连山:雪豹“归来” 向绿而行
雪豹是珍稀物种典型代表,为青藏高原食物链最顶端物种,对维持祁连山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至关重要,被人们称为祁连山地区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如今,随着其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印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不断向好。[详细] -
祁连深处,见证坚守的力量
走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寺大隆自然保护站大岔资源管护站站长王金生的生活,就走进了祁连山甘肃段1400多名默默无闻“守山人”的喜怒哀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