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大地不言,万物有灵!数字变化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发布时间:2021-08-14 09:08:00来源: 央视网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从今天起,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讲述360多万高原儿女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以新的跨越发展实现新的辉煌。今天播出第一集《生态优先 美丽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被誉为西藏人民的“母亲河”。而受到高原气候、地质等环境影响,雅江流域曾出现过枯水期河滩荒漠化的情况。眼前这两张照片拍摄于雅江上游河滩的同一位置,五年的时间,荒漠变成森林,让拍摄者次仁欧珠感慨不已。

  次仁欧珠所说的“大目标”,正是自2016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展开的“两江四河”流域植树绿化工程。通过集中连片人工造林,保障了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沿线生态安全。五年的根植呵护,首批31万亩的防护林已绿树成荫,有效地防止了高原河流荒漠化。

  “十三五”期间,西藏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全区海拔4300米以下的“无树村”和“无树户”全面消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47%。而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那曲市,专家团队破解高寒地区植树技术难题也取得了最新进展。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的这个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率先实施了近五千平米的庭院绿化示范推广项目,现在庭院绿化率已超过80%,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西藏的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二,近年来西藏持续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其中国家湿地公园达到22处,保护湿地被写入当地村民公约,大家共同守护湿地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更是培育出了爱护生灵的特色生态文化。在藏北羌塘草原,一支由700多位牧民组成的野生动物保护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只为守护高原精灵。

  大地不言,万物有灵。不久前,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西藏现有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上世纪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发展到超过30万只;黑颈鹤数量从上世纪不足2000只发展到近万只。一组组数字变化的背后,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从《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到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数十件法规制度,为西藏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驾护航”。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