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可“凭空”产生三维动态图像
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工程学最新研究,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开发的一项可以“凭空”产生三维动态图像的技术。这种图像可以和相同物理空间内的实体共存,且从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这是目前全息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自由空间内的立体显示,或者在空间内创造发光图像点的显示装置,一直都是科幻小说中的描绘。对这种三维动态图像来说,呈现的场景一般要通过对光的控制来实现,但是目前的显示技术存在一定局限,如视角窄、需要佩戴特殊的观看装置等等。
此次,美国杨百翰大学电子全息研究组的科学家丹尼尔·斯马雷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自由空间立体显示平台,其被命名为“光阱显示”(Optical Trap Display)。通过这个显示设备,三维物体不但可以在真实空间中再现,而且人们无需佩戴任何眼镜,就能从任何角度观看。
研究团队用一束激光捕捉并移动粒子,再控制激光创造图像。他们利用一个近乎不可见的光场捕获并移动小粒子,让其穿过一个空间,在粒子移动的过程中,用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进行照射,映射出物体表面,使之成像。当粒子移动速度足够快时,就会产生三维立体图像,并且色域大,精细度高。速度再快一点,成像的物体看起来就像在动一样。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光阱显示”能够产生目前全息技术、光场技术无法获得的图像和几何结构,其不仅是“真”三维显示,还拥有惊人的高分辨率,达到了1600DPI(每英寸点数),且成本并不十分高。
总编辑圈点
演示视频中,一只小巧的由光产生的3D蝴蝶,在科学家指尖翩跹。它和我们在星战中看到的很像,但这种技术却和全息完全不一样。你可以在任何角度看到它,包括后面,而全息则不行。它就如同光的3D打印产品,在散射和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3D图像。尽管它现在还很微小,也不容易捕捉,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未来派小说中的虚幻场景,已经来到了身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数据时代,别忘捂紧“信息钱袋”
从日常购物到休闲娱乐,如今使用智能手机的我们会留下许多“数据脚印”。一方面,这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算法根据大数据推荐的新闻、歌单越来越对胃口。另一方面,暴露在外的“脚印”也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详细] -
删得掉的APP 删不掉的注册信息
“从数据保护的实践上来说,一要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出台,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闫怀志说。 好在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详细]
- 图文:温暖送进深山
- 世界最高花灯下月绽放江城
- 一场医患分歧在真诚沟通中弥合
- 汉军新赛季三外援露端倪
- 幸遇好的哥 百余人工资凭证失而复得
- -25℃!无人机记录沈阳极寒天如何"洒水成冰" -37.4℃!解密辽宁最冷的地儿为啥老是西丰
- 皇姑区启动"营商环境从我做起"活动 压缩审批时限 让办事人"最多跑一次"
- 成耀东接掌U19国青教鞭
- 武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交流沟通零距离 排忧解难零等待
- 消毒用品冒充药品治鼻炎 检方将鼻舒堂告上法庭
- 劝人吸毒可以"醒酒" 女子开房容留多人吸毒被诉
- 今日清晨最低温将达-28℃ 深切感受嘎嘎冷 阳光一出来就鸟悄回暖 明日五九升温明显
- 重庆火锅"潲水油"调查:30桌可省千元成本
- 周日,到沈阳古玩城淘文化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