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科技

2020年我国将建成7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垠 发布时间:2018-06-28 11:05:00来源: 科技日报

2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记者注意到,这是继《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后,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着坚持系统布局、能力提升、开放合作、科学管理的原则,《意见》指出,到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优化调整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在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布局方面,《意见》明确,重点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长远发展,围绕区域创新和行业发展,选择优势单位和团队布局建设,适当向布局较少或尚未布局的地方、行业部门倾斜,加强与国家相关科教计划重点任务布局的衔接,推动实验室聚焦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超前布局可能引发重大变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对在国际上领跑并跑的实验室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长期跟跑、多年无重大创新成果的实验室予以优化调整。”《意见》指出,围绕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园艺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等前沿方向布局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营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被写入了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细则中。

《意见》提出,坚持定期评估考核制度,建立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同时,引导实验室做科研诚信的表率,推动实验室建立容错机制等。

(责编: 央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数字身份联合实验室在京设立

    6月11日,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单位设立的“eID”数字身份联合实验室在北京市密云区揭牌,今后该实验室将致力于“软件密码模块”在数字身份领域相关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据了解,我国接入互联网20余年普遍采用“姓名+身份证号码...[详细]
  • 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成立

    随着19波束装置即将投入使用,FAST在超级计算方面有何“秘籍”?29日,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FAST现场举行揭牌仪式。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重点实验室旨在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低频...[详细]
  • 我首个虚拟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

    日前,我国首个虚拟考古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实验室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共建。该实验室的成立,旨在创新学科建设思路,促进信息技术在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西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秦始皇帝陵...[详细]
  • 世界最大环境电器研发中心在南京建成

    全球最大的环境电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近日在南京溧水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将在环境电器领域扮演中心角色。环境电器指净水机和空气净化器等可以洁净环境的电器,也是各企业加大投入研发的前沿领域。A.O.史密斯集团投资的“南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