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我是嫦娥”曾让他们尴尬不已
改革开放40年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
北京时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这一美妙的名字,其中浓缩了太多中国人对它的独特情感。用“嫦娥”命名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可谓顺理成章,但在最开始,这个名字让它的制造者们感觉十分“别扭”。大约在2005年,嫦娥一号卫星和其他系统之间进行对接试验。熟稔了类似“我是长江”或“我是黄河”对接口令的男工程师们,喊出“我是嫦娥”后,总是觉得不太自然。
然而,随着设计难关一个个被攻克,不仅当时国内最好的技术渐次赋予了它,“嫦娥”身上也背负了研究者的情感。当再被问到时,工程师们会向朋友很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嫦娥’。”
如今,中继星“鹊桥”运行正常,嫦娥四号也已成功发射,我国率先完成了联通地球和月球背面的壮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年来中国人对月亮抱有无尽的美好想象和情感,承载着中国人无数情感的探月之路,我们注定将走得更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探月之路,我们注定将走得更远
叶培建最近特别忙。他自己概括:给嫦娥四号任务团队“撑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