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出来的中国天眼
“把SKA弄过来,弄死你我,都弄不成!”
“先弄过来!弄死你我,还有后来人!”
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天文台工作的南仁东,最初将中国的大射电望远镜梦寄托在了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上,但他发现这条路越走越难,于是开始反对在中国建SKA。南仁东的师弟彭勃却是出了名的敢想敢说敢干,师兄弟为SKA“吵”了起来。
我们到底要不要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在哪建?怎么建?经过多次争论、多方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国建设一个约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因为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也不到30米。
为了解决望远镜的支撑问题,需要找到一个天然的“大坑”,让望远镜像一口锅一样“坐”在里面;为了解决电磁波信号接收机(馈源舱)的移动问题,需要设计可靠又省钱的机械结构;为了让望远镜能够在最大范围内灵活追踪目标,需要反射面能动——这些挑战,逼出了一项项技术创新。
这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由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设,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天眼”建成后,其综合性能比此前“世界最大”的阿雷西博望远镜提高了10倍,将在未来2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以它的灵敏度,即便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机,也能够被“看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天眼”欢迎你 却不欢迎你的手机
FAST调试两年来,来自外界的疑问始终未消失:旅游火了,到底会不会影响FAST的科学探测?[详细] -
“中国天眼”即将开始限量访问:每日上限2000人
作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在之一,“中国天眼”景区自2016年9月25日正式开园以来,就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