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2号”拟从“龙宫”地下采集样本
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日本“隼鸟2号”(Hayabusa 2)探测器已完成其太空探索传奇故事的最后一个情节:11日,这艘航天器今年第二次降落在小行星“龙宫”(Ryugu)上,并首次采集小行星地下样本。如果采样成功,将是人类首次从小行星内部采集材料。
龙宫的直径约1公里,距地球约3.4亿公里。“隼鸟2号”2014年12月从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去年6月底抵达“龙宫”。
今年2月,“隼鸟2号”在龙宫上着陆,收集“龙宫”表面样本并发现了水合矿物质,这有望帮助科学家确定小行星是否将水带到地球上。
4月,“隼鸟2号”向“龙宫”表面发射了一枚金属弹,造成了一个大约10米宽的撞击坑,将小行星表面下的物质暴露出来。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任务经理吉川诚表示,在最新行动中,“隼鸟2号”降落于该陨石坑外的一个地方,而非陨石坑内部,降落内部“相当危险”。
“隼鸟2号”的目标是带回大约一克材料,但团队将不得不等到探测器返回地球才能打开舱室,确定采样是否成功。
该探测器将于2020年回到地球,届时,科学家将能对两个着陆点的材料成分进行比较,这或许可以揭示暴露于太空中的严苛环境,比如太阳能热量、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等,如何影响龙宫表面物质的化学情况。
物理学家也希望这些材料帮助揭开小行星的神秘面纱,比如,为什么龙宫如此黑暗?龙宫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比任何已知的陨石都要暗,并且在新挖出的陨石坑底部,露出的物质仍然较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公布小行星“龙宫”上撞击坑细节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网日前报道,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4月初在小行星“龙宫”(Ryugu)上制造的撞击坑直径达10米、深2至3米。[详细] -
小行星“龙宫”很干燥
小行星“龙宫”非常干燥,这让人惊讶不已。科学家表示,这些发现将增进人们对地球上水的起源的了解,也有助于在其他恒星系寻找生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