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 2025-11-14 14:52:00 来源: 青海日报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生产范式和生活方式,也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底色,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巩固。因此,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数字化转型,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引导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较量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征程中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构内容供给体系,筑牢数字化转型之基。面对新时代青年“数字原住民”的认知特点,传统思政课教材在内容时效性、形式互动性、场景沉浸性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信息爆炸、思想多元的当下,必须超越简单的内容电子化,着力提升数字化思政教材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与时代性,使其不仅“形”变,更要“神”立,构建起逻辑严密、资源丰沛、动态演进的数字化内容供给体系。一是强化核心引领。始终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数字化教材建设全过程,建立健全数字化内容政治审核与学术审查双重机制,严把政治关与质量关,确保所有数字化资源表述准确、导向鲜明,不偏离主线、不背离本源。同时,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组织权威专家撰写系列数字化解读辅学资源,将深刻道理讲透彻、讲鲜活,引导学生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推动资源集成。利用数字技术超链接、大容量的优势,高标准建设思政课专题教学资源库,系统集成与教材章节相配套的经典文献、历史档案、权威数据、典型案例等资源,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教材内容逻辑体系,形成立体化知识网络。三是建立更新机制。建立内容评估机制,识别理论发展新动向、实践创造新经验、学生关注新热点,及时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融入教材体系,使数字化教材内容与时俱进。鼓励引导一线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参与制作校本数字教材,并经审核后纳入共享平台,打造“中央储备”与“地方创造”互补的内容供给格局。

  创新教材呈现形态,塑造数字化转型之形。将数字技术与教材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教材呈现形式从静态平面向动态立体、从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进而以形态之“新”增教学之“效”。一是打造多维课堂。优化图文、音频、数据等元素的编排设计,综合运用短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赋能理论表达,使其与理论内容相得益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探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历史事件再现、重要人物还原、改革成就展示等教学场景中的应用,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二是深化智能交互。构建智慧引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思政课教材动态智能体,在其中嵌入智能答疑、在线测评等交互模块,打造学中测、测后评、评即反馈的学习闭环。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开发协同学习工具,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在智慧学习空间中的思想碰撞。三是实现泛在学习。优化平台功能,将数字教材平台与主流教学平台、校园网等载体相互链接,提高数字教材平台在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设备上的跨终端适配能力。持续迭代优化数字教材平台功能,提升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与系统稳定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健全多方协同机制,汇聚数字化转型之力。教材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牵涉多方协同、技术深度融合与优质资源整合,需兼顾教育规律与用户体验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应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明确各方权责,构建开放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建设合力。一是明确主体权责。绘制协同共建“施工图”,清晰界定各方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任务,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宏观指导和过程监督职能,压实高校在教材选用、应用推广、校本化二次开发及教学组织中的主体责任,推动传统教材出版机构向高质量数字化教育内容服务商转型。二是搭建合作平台。构筑资源共享“立交桥”,建立“政-企-学-研”对接机制,定期发布教育需求、组织研讨交流、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理论创新、实践需求与技术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区域性思政课数字化资源联盟,推动优质资源跨校、跨区域流转,并建立市场化引入与公益化使用相结合的资源采购与补偿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材数字化建设。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加快制定数字化教材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化教材质量认证与准入机制。设立教材数字化转型专项经费,并将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建设成果纳入科研成果认定、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发展环境,激发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热情,激活内生动力“源泉水”。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甘肃省教育厅2024年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专项研究课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数字教材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研究”(基金号:GSJC-Z2024007)的研究成果〕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