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功能与实践指向

发布时间: 2025-11-20 09:44:00 来源: 西藏日报

  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放在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宣传教育,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斗志。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也为新时代新征程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统一思想:高举旗帜,奠定共同奋斗的理论基石

  统一思想是前提,是凝聚力量、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统一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辉煌成就等多重维度,深刻阐释“两个确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凝聚共识:围绕中心,画出砥砺奋进的最大同心圆

  凝聚共识是关键,是汇聚众智、形成合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凝聚人心的工作,就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当今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共识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要精准把握不同地区、领域、行业及群体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征,坚决克服“一刀切”和“大水漫灌”等简单化倾向。充分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面向党员干部,重点凝聚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奉献的共识;面向人民群众,积极凝聚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共识;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凝聚理解支持、参与建设、共享成果的共识。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坚定信心:彰显优势,激发夺取胜利的精神动力

  坚定信心是核心,是保持战略定力、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坚定的信心来源于对历史成就的自信,来源于对发展规律的把握,来源于对光明前景的信念。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爬坡过坎、风高浪急,越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人们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对实现宏伟目标的信心。

  要系统梳理与广泛宣传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脱贫攻坚等具体实践成果,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借助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清晰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阐明其契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独特优势。既实事求是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又全面把握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和战略机遇,引导人们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清醒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坚定自信,稳步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迈进。

  鼓舞斗志:昂扬精神,汇聚攻坚克难的实践伟力

  鼓舞斗志是落脚点,是激发潜能、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活力,鼓舞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伟力。

  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学习和宣传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与崇高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以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清晰阐释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时代使命以及面临的风险挑战,切实增强全民族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和历史主动,积极营造鼓励实干、崇尚奋斗、宽容探索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要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继续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传家宝”,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组部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密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新时代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三重进路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把医学人文关怀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 [详细]
  • 以高质量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机会,同时也对青年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价值追求。 [详细]
  • 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

    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