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时代 新梦想 > 独家报道

【网络媒体走转改】三水镇友谊村:谋乡村振兴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

吴建颖 发布时间:2018-01-25 13:15:00

图为三水镇友谊村内风景

中国西藏网讯 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一个被鸭子河、石亭江和绵远河惠泽了千百年的小镇,与世无争地矗立在广袤的川西平原腹地。这里生态宜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1月24日,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全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四川站)媒体团来到三水镇友谊村,了解绿水青山如何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体会看得见、摸得到的发展速度和温度。

图为三水镇友谊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邹顺明接受记者团采访

穷则思变 富而思进:“我们农民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友谊村是广汉市较为偏远的一个村,过去也是最穷的一个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比较混乱。为什么乱?原因只有一个——太穷。因为离城市太远,农民出去打工也不方便。我也是一个农民,知道农民的这些苦处”,三水镇友谊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邹顺明讲述着友谊村前些年的样子。而人们却很难将眼前这个环境整洁优美如景区般的现代村庄与他所说的“遍地都是烂泥塘”的地方联系起来。

友谊村地处易家河坝青白江、石亭江和绵远河三江汇流处,属都江堰自流灌区,地理优势明显,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辖15个组,总人口3618人,现有耕地2046亩。

“我从1994年当合作社社长,到1997年当上村长,再到2007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了。说实话,当时的工作压力可真不小。我一直都在思考,到底要怎么改革才能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呢?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但如果我们没有改革的好点子,就会没有出路,地理优势再好也发挥不出来”,邹顺明认真地说道。

图为友谊村景区内的主路

“跟很多地方一样,我们这的老百姓到了春节每家每户都要买鱼吃,为的是图个‘年年有余’。但是九几年的时候,鱼可真是紧俏货啊!那时一亩鱼塘一年总共才能有500斤的产量。我就在想,为啥不把鱼类养殖作为一项产业发展起来呢?”于是,邹顺明带着村里的老百姓,将河滩地、滩涂地改造成了整齐标准的现代鱼池。如今,一亩鱼塘的产鱼量从最初的500斤增长到4000至6000斤。2015年,全村养殖的“四大家鱼”、甲鱼、大闸蟹、鲈鱼等水产品超过340余万公斤,产值突破3500万元,直接带动养鱼户户均渔业收入超过4万元。

图为选手们在垂钓赛事中各显神通。

致富的产业和渠道有了,大家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但邹顺明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发现,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易家河坝钓鱼、品果、观光。于是,村党支部决定,利用易家河坝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村粮食种植1000亩,蔬菜种植300亩,葡萄种植面积500余亩,水产养殖1800余亩。友谊村已逐步发展成为德阳地区最大的集种植养殖、垂钓、自由采摘、品尝、观光、休闲、骑游、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该村还先后被列入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村一品”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庄、四川省文明村、四川省“四好村”、AA级风景旅游区。

图为村内的幸福家苑

农民摇身变股民:一个农民三份收入

作为全国著名的“改革之乡”,广汉市成为四川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2014年7月,友谊村进行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办理了全省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在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友谊村通过“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固化股权、按股分红”方式,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94人,清理核实经营性资产1521万元,非经营性资产489.6万元;量化经营性资产1521万元,村集体持股29.11%,成员持股70.89%,每个成员享有股份3000元。

如今,友谊村探索出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及后来实行的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整合、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村里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大增加。以前靠着传统种植微薄收入生活的村民,如今年底还能拿到一笔分红。此外,他们还可以到村里的垂钓、采摘、观光等旅游园区打工,再挣一份收入。据统计,目前,友谊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由2014年的一万元出头增长到2万元。

图为当地农副产品展示

全村上下齐心 笃定前行

在友谊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村民经济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回想自己带着村民们一路走来的历程,邹顺明感慨道,“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最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不太接受这些变革,但事实证明,只要给老百姓讲清楚改革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到农民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大家的思想观念慢慢就会转变过来。如今,通过几年的运作,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就会更加支持改革。目前,我们通过股东大会一致决定,三至五年内暂不分红,资金全部用来投入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西藏网 文/吴建颖 图片由德阳市网信办提供)

(责编: 陈冰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