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2019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 图片新闻

杭州:万物生长的双创活力之城

吴静 发布时间:2019-06-14 16:31:00来源: 杭州日报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到中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9全国双创活动周”,再到2022年亚运会,大家都在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又是杭州?”

  近年来,侧倚钱塘江畔的杭州,以其求实、批判、兼容、创新的“杭州精神”,夯实了坚实有力的产业基础,孕育了活力澎湃的创新生态,激活了潜力无限的市场空间。

  你瞧!钱塘两岸,西子湖畔,运河之滨,楼友会、贝壳社、123茶楼、第七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俨然创客们的“梦工厂”;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微纳制造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正在茁壮成长;阿里巴巴、网易、吉利汽车、海康威视等一批龙头企业早已声名远扬;城东智造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以及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一批重大创业创新载体,正在快速崛起……

  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振臂一呼,全国上下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人才、资本、项目、政策等创业创新高端要素纷纷向杭州集聚,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生命科学、人工智能、5G技术等话题,是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

  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这似乎也是城市之问“为什么又是杭州?”的答案。

  近年来,杭州不断深化“八八战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市科技局以数字经济“三化融合”和“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谋划科技创新“施工图”,做好科技创新“施工队”,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创新活力之城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导向,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双创”示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全球首款高能量快充锂电池和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10吨生产线在杭州首发,只是杭州创业创新中的一个“缩影”。

  集聚双创高端要素 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创业创新,主体还是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杭州的策略就是不断集聚创新要素,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人才、技术、资本”深度融合的良好创业生态,实现“创意—项目—企业”的快速成长,扶持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二是实施杭州市初创企业培育工程(“雏鹰计划”)和开展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通过财政、税收、科技金融等政策重点扶持一批科研实力强、市场前景广泛的科技型企业;三是开展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开展研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给予申报资助和认定奖励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在2017年2844家基础上实现倍增。

  比如,“雏鹰企业”对重点项目予以无偿创业资助和贷款贴息政策。对通过认定的“雏鹰企业”给予创业经费资助,在3年培育期内,按照每年不超过2000万贷款额度基准利率50%的贷款金额给予贴息。 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建立了“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打造企业成长发展链。

  2010年至今,已累计培育市科技型初创企业(“雏鹰企业”“青蓝计划”)3640家。同时,开展浙江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累计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107家。此外,实施“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完成“国高企”申报1649家,通过认定1557家,通过率达94.4%,其中新认定企业1059家,较去年新增470家,同比增长79.8%。开展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作,已累计认定企业11家。开展农业科技企业认定,累计认定省农业科技企业281家,市级农业科技企业352家。

  双创跑出“杭州速度”,平台梯队后劲十足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也是杭州“万物生长”大会的日子。今年,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联合一站式创投服务平台“微链”共同发布了《2019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

  面对2018年资本市场的复杂情况,杭州创新创业活力不减,新增独角兽企业12家,准独角兽企业67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领域,其中数字经济企业占到96.7%,不乏蚂蚁金服、菜鸟网络、曹操出行、大搜车、点我达、同盾科技、网易严选、数梦工厂等一批新兴企业。

  短短1年时间,新增12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企业,为什么杭州如此高产“独角兽”?答案是杭州着力构建的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的双创生态体系。用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周恺秉的话说就是,“这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离不开资金、空间、人才和政策等的扶持。”

  近年来,杭州立足市域,打造了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物联网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还培育了楼友会、贝壳社、123茶楼、第七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这都是天下创客们的“数梦工场”。截至目前,杭州市各类双创空间面积484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4842家。

  换句话说,杭州将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大孵化器”。近年来,将全市13个区、县(市)的重点产业平台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体系。以杭州(滨江)、萧山临江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创业平台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区十片、多园多点、覆盖全市”的平台体系,创新规划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两条创新廊带。

  其中,城西科创大走廊沿文一西路串起了浙江大学、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创新平台,绵延33公里,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主要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而城东智造大走廊则集聚了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着力推进“拥江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战略,打造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此外,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落户杭州,之江实验室首批挂牌人工智能领域的5个研究中心启用,阿里达摩院初步建成“4+X”实验室模式……

  从众创空间到特色小镇,再到重大科研平台,这呈梯次的双创平台,成为人才、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的聚集地,这也让创业创新跑出了“加速度”。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拥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8个,国家星创天地8家、省级星创天地7家,创业创新空间51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2家。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