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您想去哪里?

发布时间:2022-10-09 17:06:00来源: 光明网

  【网络中国节·二十四节气】

  

  寒露——“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如谚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寒露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寒露节气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结束。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继续南移,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

  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寒露期间气温降得快、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寒露期间,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之后,南方大部分地区,才开始进入真正的秋季,偶然能见到几片树叶发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到了“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的时候了。农民是在场院上脱粒、翻晒,准备收藏入库了。“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这时候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最后一段时间,抢种小麦不能歇,“晚种一天,少收一石”,这时节大田作物大部分已停止了生长。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文化

  寒露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因为寒露节气因接近重阳节,登高山、赏菊花等便成为寒露节气的习俗。

  1、登高、吃花糕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2、寒露赏菊、饮菊花酒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3、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4、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5、秋钓边、吃母蟹

  寒露时节是钓鱼的好时节,气温下降,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觅食,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

  6、寒露吃梨、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梨和芝麻是寒露节气中最好的水果和食物。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梨吃芝麻”的习俗。

  另外,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还有一些农事习俗,如农谚说: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寒露养生

  《诗经》里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说的九月是农历九月,此时天气转凉,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应该及时添加衣物,谨防感冒。所以养生的重点要注意日常保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每天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养阴防燥,可“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预防秋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朝盐晚蜜” 可及时补充人体水分,还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5、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6、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7、扫除抑郁

  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寒露诗书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代]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