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汤显祖故里有梦有戏—— 展现“中国戏都”的时代魅力

发布时间:2022-11-03 10:10: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八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二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日前在江西抚州落幕。为期一个多月的戏剧节,75部戏剧作品线下、线上同步呈现,既提升了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故里,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抚州利用得天独厚的戏曲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戏曲文化交流活动,唱响汤显祖文化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了“中国戏都”的时代魅力。

  增强影响力,以汤显祖戏剧品牌搭建戏剧高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句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的绝美唱词,在历史长河中传唱了400多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抚州紧紧抓住汤显祖戏剧文化品牌,推动戏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抚州持续举办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承办全国优秀高腔剧目展演、“茶香中国”全国采茶戏汇演、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江西文化巡礼展等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了与国内外戏剧文化的交流,提升了抚州文化品牌影响力。自2016年以来,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汤学研究专家一年一度的盛会,已编撰出版了《20世纪汤显祖研究史》《20世纪汤显祖研究论文精粹》等书籍,形成了《原谱考》《万历二十年的汤显祖》《汤显祖祖宅之推考》等一批汤学研究成果,抚州被打造为汤显祖研究国际学术高地。

  “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成为抚州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汤显祖文化品牌越唱越响,抚州正在向着集学戏、看戏、演戏、评戏、写戏于一体的‘中国戏都’阔步前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扩大普惠性,让戏曲文化浸润大众日常生活

  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戏台上,抚州采茶戏、京剧、黄梅戏等剧种轮番上演,一部部经典唱段同台演绎,既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担纲,也有民营院团名角强势加盟。“这是为展示抚州文化魅力、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而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戏曲专题文艺晚会的形式,可以让市民和游客看戏剧、观民俗,乐在其中。”抚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戏曲艺术不但要活跃在舞台上,激发专业人才攀高峰,还要浸润大众的日常生活。

  以汤显祖戏剧节为例,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市民切身感受戏剧节的魅力,在戏剧节期间,抚州面向全市组织开展评选最美杜丽娘、汤显祖戏曲经典唱段比赛、汤显祖诗词吟诵比赛、戏曲广播操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以及戏剧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并在抚州市文化广场、三翁花园、拟岘台、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标景点举办戏剧嘉年华演出活动,不断掀起“汤剧”热潮,推动临川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抚州先后在中心城区新建了陆九渊文化艺术中心、东乡大剧院、临川大剧院、文昌里剧场,抚州至今已拥有7个标准剧场、8个露天剧场、10余个小剧场,全市平均每年开展200余场高雅艺术和戏剧艺术演出。“高标准打造的文化设施让优秀剧目有了一个高标准、专业性的平台,也能让群众更好享受戏曲文化盛宴,看戏成为市民重要的娱乐方式。”抚州市文广新旅局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剧场内的舞台,还是露天舞台,有梦有戏的‘戏都’风采属于每位市民,我们要把优质文艺作品送到群众中去,用戏曲文化浸润大众生活。”

  增强融合并进,不断夯实戏都产业根基

  抚州被称为“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今年1月,抚州市获批成为全国第1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9月,黎川古城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抚州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抚州戏剧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力带动了文旅及相关消费,抚州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戏都”特质愈加显现。以“旅游+”为途径,抚州开发了临川才子研学游和汤显祖、莎士比亚东西方文化之旅两条精品线路,以及一批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戏曲游、研学游、康养游、生态游产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2021年,抚州获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全市共接待游客601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5.14亿元。

  迈入新时代,抚州正在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国际知名度,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在建设文化强市、讲好抚州故事方面争当排头兵,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抚州市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裴秋菊)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