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为了另一种传承,他将《帝后礼佛图》“搬”回家

发布时间:2023-03-16 14:40: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3月16日电 题:为了另一种传承,他将《帝后礼佛图》“搬”回家

  作者 王宇

  肃穆威仪的“皇帝”,端庄华贵的“皇后”,仪态雍雅的贵族,执扇撑伞的侍从,个个神态灵动,举止合宜,惟妙惟肖......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一处民宅内,辛明芳向记者展示了他“搬”回家的《帝后礼佛图》。

  今年62岁的辛明芳,痴迷篆刻30余年。辛明芳“搬”回家的《帝后礼佛图》原型,便是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石窟寺内的《帝后礼佛图》浮雕,内容描述了北魏孝文帝与文昭皇后带领着王公大臣和公主嫔妃礼佛的场面。

  巩义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经数百年不断完善,现有各类佛像7700余尊。《帝后礼佛图》浮雕位于第一窟、第三窟与第四窟中,每窟均有6副。目前,除第三窟中的3幅已被破坏外,其余15幅均保存完好。其中,第一窟最为精美,辛明芳“搬”回家的国宝正位于此窟。

  据史料记载,《帝后礼佛图》浮雕存在于国内两处地方,一处位于洛阳龙门石窟,令人遗憾的是,这组浮雕遭盗卖,流散海外。另一处位于巩义石窟寺,巩义石窟寺《帝后礼佛图》浮雕就成了国内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孤品。

  “惊鸿一瞥!”这是辛明芳在巩义石窟寺第一次见到《帝后礼佛图》浮雕的感受。

  2021年春天,辛明芳和朋友一起到巩义石窟寺游玩,当场就被其精美的图案和恢宏的气势所震撼,“我当时就有一个疑问,这样的民族瑰宝,是不是可以通过篆刻的方式传承下去呢?”

  于是,辛明芳决定篆刻巩义石窟寺的《帝后礼佛图》,用另一种方式传承。

  巩义石窟寺《帝后礼佛图》浮雕上共有王公、贵族、侍女等百余人,仅反刻这些人物,对于辛明芳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还要把高近两米的浮雕浓缩到高21厘米宽30厘米的青田石上,更是一道难题。

  “我采用了缩小比例描绘的办法,仅设计稿,就用了半年时间。”辛明芳说,从自己家到巩义石窟寺大约有30公里的距离,为把《帝后礼佛图》完整复刻下来,他跑了不下10趟。

  在上石、雕刻阶段,为了把握石刻时的灵感与气息,辛明芳就把自己关在家中整整10天,时常加班到凌晨两点左右。最终,将《帝后礼佛图》浓缩至六方青田石之中。

  如果洛阳龙门石窟的雕刻是工笔,那么巩义石窟寺的雕刻则是写意,如何以“意”再现千年风华又是一道难题。

  “《帝后礼佛图》里面的人物神态安详,面貌方圆,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鬼斧神工,这就需要在篆刻时多注意一些刀工技巧,比如转折、顿挫、凹凸、起伏等,尽可能还原原作本身的神韵。”辛明芳说。

  在辛明芳家中,他小心翼翼地把六方青田石篆刻摆放整齐,左侧为男像,右侧为女像,均分上、中、下三层排列。

  但见六方青田石中,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龙袍)”,在诸王、大臣及手持伞盖、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下,缓缓行进。文昭皇后头戴莲冠,身披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名贵妇,在众宫女的簇拥下迎风徐行。

  辛明芳说,下一步,他准备将巩义石窟寺第三窟和第四窟中《帝后礼佛图》浮雕也通过篆刻的方式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完)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