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四位基层工作者共话新征程新出发——逐梦奔跑 在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上

发布时间:2023-03-17 15:5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随着各项议程完成,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确立的行动指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全国两会勾画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施工图。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确定的路线图为指引,以全国两会描绘的施工图为方向,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各界干部群众心中自有答案。让我们带您走近四位基层工作者,在他们迎难而上、笃行实干的故事里,共同感受激流勇进、顽强拼搏的奋斗心声……

  【一线讲述】

  返乡创业 成为致富“领头羊”

  讲述人:四川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棕树村党支部书记 陈建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家乡一天一个样,乡亲们都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2014年,父亲病逝,我回乡料理后事。看到大片田地撂了荒,深感可惜。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返乡创业。

  在亲戚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我成立了“棕陈种植家庭农场”,流转了20亩土地种西瓜。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缺少技术,地里颗粒无收。家底儿赔光了,还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2015年,我动员在外务工的弟弟回乡和我一起干。在镇政府帮助下,我们将种植规模扩大到80亩,夏种西瓜,冬种蔬菜。为学习种植技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骑上电瓶车,到7公里外的邻村学习施肥、除草、疏花疏果,镇政府也把农技员请到田间,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

  很快,我学会了科学种植、科学施肥,还给大棚安装了电子灭虫灯等设备。当年,瓜蔬产量远远超出预期。丰收后,我还清债务,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名单。

  2017年,我又流转土地种植丑柑、沃柑等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24.6亩。这一年,我被大家选举为村主任,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我带着全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先后引进了两家农业合作社。如今,村里已有3家农业企业,共流转土地870亩,带动1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一些在外漂泊多年的老乡也动了回乡的心思,有的多次给我打电话,表达回乡发展农业的急切心情。有了大家的踊跃投身,村里的发展就有了后劲。

  都说产业振兴是咱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接下来,我们会大力发展“土特产”,延伸农业产业链,让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多。今年,我们还准备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培植新风美德。我们相信,只要肯奋斗,棕树村这片土地上一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十年“驯”一草 染绿大西北

  讲述人:宁夏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 伏兵哲

  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重大步伐让我感到振奋。特别是当听到,五年来,“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时,我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宁夏的生态非常脆弱,肆虐的风沙曾将很多村庄逼得四分五裂。还记得2010年暑假,我跟着农学院老师们到宁夏科考。在吴忠市盐池县的荒漠草原上,我们意外发现一片沙芦草,比普通草株高出10多厘米。时任宁夏大学副校长谢应忠非常激动,建议我试着“驯化”这种草,说不定可以在草原生态修复方面派上用场。打那以后,我便和沙芦草“较上了劲儿”。

  研究了沙芦草相关资料后,2011年暑假,我和同事李小伟、兰剑跑遍了宁夏的草原,采集实验所需的种质资源。实验过程漫长而枯燥。要先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选出表现优良的种子种在穴盘里,等它们长成小苗后再移种到地里。每年三四月开始播种,等到六月,从中筛选出高、密且穗粒饱满的植株,八月把筛选出的植株种子收集起来,留着下次使用。年复一年,等沙芦草的各项性状都比较稳定了,“驯化”才算完成。育种期间,必须时刻留意长势,隔几天就得去田里观察、测量。

  沙芦草,种了一茬又一茬;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终于,2020年,我们成功培育出了集高产、耐旱、生态修复等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沙芦草。新品种沙芦草比野生植株长得更高更密,根系更发达,对已退化的草原、荒漠有更强的水土保持作用,非常适用于生态修复和边坡防护。如今,新品种沙芦草仅在宁夏盐池县就种植了两万多亩,每亩干草产量可达460公斤,一年收割两茬,既满足了牧民的饲草需求,又有效保护了生态。即使在年降水量仅200毫米的荒漠草原,也能长出成片的绿色。2021年,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定通过后,“驯化”后的沙芦草成为可以用于生态修复、草业生产或绿化观赏的18个草品种之一。

  如今,经过持续多年的封育修复,宁夏草原上植株的数量和种类渐渐多了起来。草原绿了,鸟儿多了,沙尘暴越来越少了,百姓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日子越来越多了。

  我会培育更多优良的草业新品种,让小种子“染绿”祖国大西北。

  “加油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

  讲述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研究部署项目经理部经理 张金友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天,我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

  贡献能源是大庆油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走过风云甲子的大庆油田来说,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

  2018年,油田决定加快非常规油气勘探。以往我们都是在砂岩里找油,大庆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独特,储层和其他油田都不一样,没人能说清这种类型的石油在哪儿、有多少、能否高产。还没开工,一堆难题就劈头盖脸砸过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我认为应该先从岩心以及现场资料入手,寻找前人没有发现的蛛丝马迹。我大胆改变以往在局部断裂区和砂岩发育区部署的常规思路,向深湖区、生油量更大的凹陷最深部位部署了该领域的第一口系统取心井。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又用几个月时间开展473米岩心厘米级精细观察,用肉眼和放大镜仔细观察,几个月下来,大家满眼血丝,有的近视度数长了几十度。为了精准评价储层,我们就像大厨一样,把岩心剖开,应用各种先进仪器研究,最终证实了这种储层有数以亿计的纳米级小孔缝,储集能力很好,改变了传统认识。

  之后,我们聚焦评价“有多少油”的问题,通过改造设备、研发仪器、创新方案、将实验室搬到井场等一系列打破常规的做法,终于在只有头发丝1/500大小的孔隙中首次发现了大量存在的石油,测定了不同位置储层的含油量。通过这些,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类评价技术标准和第一口“铁柱子”井,找到了最优富油层段,部署的第一口水平井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陆相非常规油气新类型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在近一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向院士专家请教,每天在岩心室、实验室和钻井现场之间往返,念头只有一个:让非常规油气资源新类型成为大庆油田接续发展的可靠来源。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新时代的石油人,我们会时刻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科技自立自强端牢咱中国人的能源饭碗。

  直面难题 让果农用上新技术

  讲述人: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吴俊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中的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农业现代化正是我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

  我国是梨的起源地,也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长期以来,梨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研究相对滞后,成为新品种创制和产业提升的“卡脖子”难题。

  20年前,我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梨课题组工作,从事果树资源评价与利用、基因组与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并作为国际梨基因组和变异组研究计划的第一执行人,绘制了全球首个梨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图谱。

  紧接着,我们启动了梨的重测序计划。按照设想,完成这项工作大概需要一年时间,可执行起来,却远比预料的漫长,一奋战就是近8年。

  作为多年生且高度杂合的果树,梨的遗传特点缺乏可参考的模型。有专家提出,我们研究样本中东西方梨的样品量相差悬殊,会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有人提议先投稿试试再说,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扎实可靠,如果自己都觉得有疑虑,怎么让别人信服?

  为弥补这一缺陷,我找到美国访学时的合作导师,请他从美国种质资源圃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西洋梨野生资源样品,增补到我们的研究中。终于,我们成功揭秘了东、西方梨两大种群的独立驯化事件,并第一次从遗传水平上解答了两个种群在果实品质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很重视梨的品种资源收集和评价,通过对800多份梨品种资源的分子评价,构建了我国首个梨品种指纹图谱数据库。同时,结合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发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基因,为梨的品种改良和创新提供了优异资源和亲本材料。

  从田间地头发现问题、了解产业需求,回实验室破解卡点堵点,只有直面产业一线的棘手问题,才能更好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所需。

  近年来,我还带领江苏省梨产业体系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产业技术需求调研,指导全省范围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推广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技术服务,累计培训果农和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

  “咱们的梨好吃好种,不愁卖。”每次看到栽培新品种、用上新技术的果农笑逐颜开,我的心里都特别舒坦。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文攀、张士英、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孔婷婷、王锡彬)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