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理响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释放内需潜力

发布时间:2023-05-18 14:55:00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郭丽岩(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5月5日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全球来看,我国是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把人才这种战略性资源优势加速转化成支撑综合国力提升的竞争优势,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人才大国坚定迈向人才强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释放内需潜力之间是互为支撑和彼此强化的关系。要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夯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人才根基,从而更好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高素质人才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根本,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强化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资源支撑,关键是要强化高素质人才的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努力成长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尖兵,立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潮头,进一步增强在新赛道上的冲锋陷阵能力,这对于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赢得战略主动、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是实体经济,广大实体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是产业体系的竞争力之源,而企业家精神更是在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为此,要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人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除了优秀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之外,还有一类重要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工人,这类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锤炼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够为我国实体经济固本强基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各类更多层次的人才支撑。通过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融合创新中更好稳定就业,提升人口素质,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能够培育更多的融合式人才,同时这类人才也将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智力和能力保障。就农业而言,应更加重视藏粮于技,要更多依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农人”是一类典型,他们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懂得经营管理,善于运用现代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和流通各环节,通过返乡创业、改变传统种养方式、促进三产融合,有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实体经济不只是创新驱动器,更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尤其是纺织、电子、机械、汽车等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和餐饮、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更是吸纳和解决大众就业的主力,这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涉及民生保障和社会有序运转,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近年来,我国在为这类行业企业提供持续性纾困帮扶和稳岗扩岗支持举措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人口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资源优势”,支撑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拥有14亿人口和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已超过1.27万美元,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门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内需潜力巨大。新时代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更多关注富有文化内涵、更加绿色、安全、智能化的商品和服务,由此也在加快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品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完整的内需体系,既包括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涉及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此,要用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从而同步畅通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

  新时代十年,我国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和城乡生活品质,有望激发出更多内需潜力,相关测算表明其相当于千亿甚至万亿级的潜在市场规模。

  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市场潜力加速释放,当前和未来有更多可以期待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具体来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趋势,从机遇来看,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有助于扩大老年产品与服务消费,带动相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鼓励“三孩”等生育政策加速落地见效,“幼齿经济”正在扩容提质,并带动相关家庭消费品质提升;高素质人才更加推崇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风尚,随着绿色认证产品推广力度加大,更多市场流通平台开设绿色低碳产品专区,绿色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促进劳动力、人力资源要素市场优化配置,关键是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和人才跨区顺畅流动。随着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扎实落地,一方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在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丰沛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促进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提供更多优质供给,丰富居民品质生活,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围机制。坚持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重。一方面,合理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等主要增收渠道,聚焦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群体开展促增收帮扶行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调整要素分配结构和宏观分配结构,既要提高劳动报酬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又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兜底”帮扶,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育幼、入学、居住、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急难愁盼”,保障人能够在全生命周期享受优质、高效、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务。首要是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切实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充分打消城乡居民生育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和诉求,持续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坚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