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型储能方案出台 锂电池相关企业迎大规模商业化机会
本报记者 李春莲
千呼万唤的新型储能规划终于出炉。
2月22日消息,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同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储能示范项目库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2年度储能示范项目库征集范围在2021年基础上再拓展、再延伸、再扩大,涵盖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煤电储热、制氢储氢及其他新型储能调峰项目,共计6大类。
实际上,去年以来,多地都发布了大力发展储能的相关鼓励措施和方案。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储能领域有很多细分领域,比如电网储能需求、企业能源管理的储能需求、分布式能源网络的储能需求。总体来看,蓄水储能是当前主流的电网储能方式,但其损耗较大,储能模式较为粗放,不适应未来光伏、风电能源结构下的分布式能源网络。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储能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国内外储能发展均大幅提速,预计2022年储能行业增速将超过100%。
“《方案》总体利好锂电储能的发展。作为风光发电配套的最佳储能方式,预计未来几年锂电储能会高速发展。”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大力发展储能是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而相较其他储能方式而言,电化学储能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其场景应用、建设周期更为灵活,产业链配套更加成熟,增长潜力较大。
其中,上述《通知》特别提到,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以锂电池为主要储能元件,项目接入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及以上,功率不低于5万千瓦,连续充电时长不小于2小时,交流侧效率不低于85%。力争到2025年,全省储能设施规模达500万千瓦左右。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包括其他新型储能装机3.9GW。其中,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规模为2902.4MW。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方案》还重点提到,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有不少分析师表示,这两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其生产工艺不断完善,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目前锂离子电池已成为主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企业也在不断布局储能领域。
前不久,全球锂电池龙头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收购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在美储能系统厂商NEC Energy Solutions(NEC ES)100%股份,并将新设法人“LG新能源Vertech”,进军储能系统集成市场。
LG能源透露,如今全球储能系统市场不断扩大,已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向电池厂商提出,需要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自主构建大规模储能系统,不再受制于电池供应问题,更加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从国内市场来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企业也在大力发展储能,还有不少相关公司傍上宁德时代“大腿”,共同在储能领域发力。
对此,盘和林认为,长期来看,储能企业尤其是锂电池相关储能企业机遇较大,其他领域例如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也存在一定机遇,但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锂电池依然是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
“《方案》提到了电化学储能的发展规划和未来目标,锂电池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对相关企业是极大利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证券日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