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到2025年 北京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

发布时间:2022-05-12 15:57:00来源: 新京报

  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专家介绍我国地震监测能力及韧性城市建设

  到2025年北京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分布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的特点。在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对于我国的地震监测能力如何?能否对一场地震进行有效预测?当我们提到防灾减灾的时候,公众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北京市地震局重大项目总技术指导、二级研究员邢成起以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邹文卫进行了介绍。

  焦点 1

  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2.0级以上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后,对地震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的监视、测量。邢成起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体系,而且手段丰富,门类齐全,实现了地震监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在监测能力方面,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对2.0级以上地震的监测。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重点监视防御区,监测能力还会更高一些,1.5级以上地震都可以监测到。”邢成起说,“以北京为例,地震监测台网是全国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监测能力可以达到1.0级以上,定位的精度可以达到三公里。”

  “从地震速报的角度来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2分钟左右就可以提供自动速报,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进行初步确定,10分钟左右可以形成正式速报。”邢成起说。

  他介绍,一些重大工程比如高速铁路、核电站、大型水库、大型桥梁也架设安装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一旦发生较大地震,可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或进行健康诊断,除险加固。”

  据了解,今年年底,历经5年建设,上千名科研和业务人员攻关,覆盖220万平方公里地震多发重点地区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将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它将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等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焦点 2

  地震预报仍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回事。

  邢成起介绍,“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预测并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之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发出警报,相当于向“远方”赶紧打个招呼。

  既然地震预报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只要做好地震预报,不就“万事大吉”了?

  专家表示,成功的地震预报可以大幅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比如,1975年辽宁海城发生过7.3级地震,对那次地震,我们国家做出了比较成功的预报,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7级以上地震做出成功预测的国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认可。当时,人们及时进行紧急撤离、避险,那次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大减低了。后来据一些专家估计,如果没有预报,可能会造成近10万人的伤亡。”邢成起说。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的期待比较高的原因。”邢成起介绍,事实上,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也就是说,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地震预报还处在经验探索的阶段。”

  那么,地震预报到底难在哪里?

  “地震和天气变化一样,都属于复杂现象,稍微一点扰动,引发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地震的前兆和背景噪音经常在一个数量级上,不容易分清哪个是真正的地震前兆,哪个是干扰。”邹文卫说。

  地震震源深度的不可入性也是一个难点。“受到观测技术的制约,地震预报必须依托丰富的观测数据来进行分析预测,我们现在的观测主要集中在地表,而地震发生在地下深部。”邢成起介绍,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一般震源深度都在20公里左右,目前的观测手段难以达到这个深度。“我们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地下的变化,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观测,很难直接获得震源处变化的信息。”

  此外,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属于小概率事件,科学实践与积累的难度制约了地震预报能力的提升。

  “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所以实践的机会少。地震预报需要好几代人的接续努力,期待有一天人类能够攻破这个科学难题。”邢成起说。

  焦点 3

  地震预警利用“速度差”

  “虽然现在无法对地震进行预报,但地震预警作为一种弥补措施,同样能起到一定的减灾作用。”邹文卫说。

  专家介绍,地震预警主要是利用不同地震波之间的速度差,以及地震波和无线电波之间的速度差来实现。

  “地震波主要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约为6-7千米/秒,破坏性小,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约为3-4千米/秒,但破坏性大。当破坏性小的纵波到达的时候,意味着破坏性大的横波马上就要到了,可以利用这个空隙进行应急避险,采取紧急措施。”邹文卫说。

  此外,地震波和无线电波之间的传播速度差别更大。邹文卫介绍,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也就是说,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地震震中最近的地震台或检测器探测到地震以后,通过一系列的装置发出无线电波,通过手机、广播、电视等终端发出地震预警,未等地震波到来,人们就已经知道地震发生了,比如说还有20秒、15秒地震波就会到这里,利用这个时间,人们可以进行应急避险,一些重要设施可以采取紧急措施避免灾害。”

  但专家也表示,有时,地震预警对烈度的准确性和预警速度难以两全。“预警发出的时间越快,留给人们进行避险的时间越充足,但震级或烈度就不准确,而判断分析的时间越长,对之后地震的震级、烈度判断越准确,但缩短了预警时间。”邹文卫说。

  “拿日本的3·11大地震(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46:21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的9级强烈地震)来举例,当时的第一报只有5级左右,之后几报才越来越准确,这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大震级的地震预警容易报小,小震级的地震预警容易报大。’”邹文卫说。

  他介绍,虽然最快的地震预警不能保证震级、烈度的准确,但震中和时间比较准,可以对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做出较准确的预警。

  “因此,地震预警可以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起到减灾效果。”邹文卫说。

  焦点 4

  南北地震带活动与板块运动有关

  中国地震台网显示,今年年初,我国青海省发生多起5.0级以上地震。此外,云南、甘肃、新疆等地也发生了5.0级以上地震。“西部一直是中国大陆的地震高发地带,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这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板块碰撞挤压有关。”邹文卫介绍。

  对地震多发地带来说,邹文卫表示,首先要做好规划。“一些地方比如断层、高山峡谷、陡崖峭壁是不适宜人居住的,就不能建设城镇。”此外,监管部门还要对房屋质量做好监管。邢成起介绍,考虑到抗震,在建房子的时候,可以采取新的或更加有效的抗震技术。像隔震技术,它是在地基与上部建筑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或隔震装置,以阻止或减少地震动传递到上部结构,从而减轻上部建筑结构的振动。

  做好地震灾害应对预案、提高居民的应急避险能力也很重要。邹文卫介绍,特别是在一些高原地区和山区,进行应急救援的时候,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特点。

  “其实,每次大地震发生以后,被埋压的90%以上的人都是靠自救和互救存活下来的,救援队到达救援地点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十分重要。”邹文卫说,遇到地震,人们要进行综合考虑、权衡,采取科学的避险方式。

  “这就要靠平时积极参与相应的培训和演练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才能在地震来临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到科学避险,有效自救、互救。”邢成起介绍。

  焦点 5

  韧性城市建设需综合城市特点和面临的灾害风险

  近年来,“韧性城市”作为体现城市面对各种灾害时的应对和恢复等能力,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韧性城市理论的提出,给防灾减灾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为城市应对灾害风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邢成起说。

  邢成起介绍,北京是全国最早关注韧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把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城市。“北京属于超大城市,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功能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也就越高,如果不提前降低脆弱性、做好风险防范,一旦发生大的灾害后果就会很严重,尤其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其灾害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更加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邢成起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强调,“强化城市韧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等。2018年,北京市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

  去年,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

  邢成起介绍,该意见是为应对多灾种的灾害,提升城市整体韧性,从拓展城市空间韧性、强化城市工程韧性、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和培育城市社会韧性四个方面,来推进韧性城市的建设。

  “目前,北京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开展了社区、学校、医院的韧性评估试点和一些地区的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等工作。”邢成起说。

  他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根据城市本身的特点,该城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种类、大小以及防灾减灾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韧性提升的策略和措施。

  “比如,北京市是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要充分做好这方面的风险识别评估工作。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还要考虑极端事件的影响,大的灾难事件都是由超过了人的预期或设防阈值的极端事件造成的。”邢成起说。

  邢成起建议,北京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方面,需要有一整套的标准规范作为技术支撑,包括各行业、各领域的韧性建设标准和不同层面(如市级、区级、社区级)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

  现场

  直击“7.5级地震”救灾

  5月11日,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联合举行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2”。演习模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7.5级地震,嘉峪关、金昌、酒泉、武威等地震感强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灾区部分道路、电力、供水、燃气、通信中断,山区出现滑坡、崩塌。

  演习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设主演习场,在嘉峪关、酒泉、金昌、武威等4个市设分演习场,共投入主战参演力量5000余人。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安全生产、工程、医疗、电力、通信、铁路、公安、交通、地震、环保、气象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动用大型航空器9架,以及部分铁路、航空、公路运力资源、指挥车辆和救援装备器材及部分中小型无人机。

  演习分为拉动检验、指挥演习、综合演习3个阶段,共设置18个大类科目、41个具体演习科目。在演习科目上,除地震救援中常见的建筑倒塌埋压人员搜救、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础设施抢修、伤员救治转运、受灾群众安置等内容外,结合西北地区灾害特点和高原高寒环境,在实地或构设仿真场景开展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中欧班列抢险救援和雪山遇险人员搜救、高山峡谷景区游客搜救、矿井事故救援、机场设施抢修、铁路隧道坍塌救援、水电站险情处置等26个实战化演习科目。

  记者在演习现场体验竖井救援科目时看到,井口直径约有1.2米,井内有一名森林消防员模拟的被困人员。救援过程中有一名森林消防指挥员和另外四名消防员。消防人员告诉记者,竖井救援所需要携带的装备包括三脚架、盘式单架、救援吊带以及一些绳索等。救援人员用垂直提吊的方式下到井底,再用点对点连接提吊上来。

  在开始救援前,消防员先使用棉被、毯子等把井口周围做好防护,防止沙石掉落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然后将三脚架放在井口处并进行固定。救援人员利用绳索下到井底后,通过软连接的方式将安全绳挂到被困人员穿戴的简易救援服上,将两人用索扣、绳索等连接,然后就可以上升了。

  演习着力提高应急指挥效能和救援合力,推动强化抗大震救大灾准备、促进抗震救灾能力提升。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马骏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