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北京再生水成“第二水源” 到2035年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

发布时间:2022-06-09 14:2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杜燕)“十三五”期间,北京新建改造再生水厂40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750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成为稳定的“第二水源”。到2025年,北京污水处理能力将达800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北京污水处理能力将达900万立方米/日,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格局,支撑构建绿色、生态、安全的水生态环境。

  今天,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基础较好。“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新建改造再生水厂40座,建设改造污水收集管线超过2000公里,解决超过1000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750万立方米/日。到“十三五”末,全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再生水利用率超过60%,基本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再生水年利用量达12亿立方米,成为稳定的“第二水源”,为城市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提供了稳定的补水水源。

  负责人称,该委与北京市水务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提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机制完善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共安排两方面6项主要任务:

  完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

  ——补齐城镇污水收集设施短板。统筹推进增量污水管网建设,积极开展存量污水管网消隐改造。加快完成排水设施错接混接治理,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提升农村污水收集能力。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合理选取农村污水治理方式。以城乡结合部村庄、水源地周边村庄、民俗旅游村庄、人口密集村庄为重点,加快完善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十四五”期间,完成900个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

  ——强化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水平。科学规划建设再生水厂站,加快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再生水水源热泵、沼气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推动再生水厂站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

  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完善再生水调配体系。按照就近利用、优水优用、分质用水的思路,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新建区、建成区、老旧城区分类施策,系统提升再生水输配能力。构建取水用水、污水处理、生态净化、再生利用的区域水循环体系,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以核心区为重点,在城市空间有限、现状管网密集的区域,优先实施河湖再生水调配工程。

  ——推动再生水多元利用。重点推进生产生活用水再生水替代,逐步实现重点领域再生水应供尽供、可替尽替。在市政领域,推动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建筑小区冲厕等市政杂用再生水替代。在园林绿化领域,推广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和节水灌溉,开展滴灌等节水技术试点应用。在工业领域,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推动将再生水作为工业生产用水的首要来源。在服务业领域,鼓励数据中心、洗车、高尔夫球场等行业优先利用再生水。在农业农村领域,推广农业污水以用促治,开展畜禽粪污、渔业养殖尾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破解污泥资源化利用难点。积极推进污泥本地资源化利用。推动污泥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园林绿化等领域,使用政府资金建设的园林绿化项目,原则上应采用污泥资源化产品进行土地改良。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到2025年,北京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00万立方米/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升,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污泥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泥本地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

  到2035年,北京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00万立方米/日,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格局,支撑构建绿色、生态、安全的水生态环境。

  负责人表示,目前,《规划》已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建设运维标准、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健全费价税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6个方面提出了机制完善措施,同时将主要任务细化形成48项具体任务并明确责任分工。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统筹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首都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完)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