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向上吧 新工匠】与中国高铁事业“焊”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2-08-01 15:15:00来源: 工人日报

  工匠语录

  “成为机械的‘大脑’,将手中的技能通过编程‘移植’给机械手臂,这是产业工人与智能生产线的搭档方式。”

  ——张合礼

  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张合礼创新工作室,一本厚达200页的《焊接操作手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即将问世,这是张合礼与工作室成员倾注多年心血的成果。

  这本《指导书》汇总的各类操作手法适用于我国动车组的所有焊接作业,能有效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

  手持焊枪13年,张合礼完成的焊缝累计有70.2万米,经他手焊接的高速列车多达500列。焊接虽然辛苦,但37岁的张合礼却格外享受那份心无旁骛。

  戴上焊帽、拿起焊枪的瞬间,他的整个世界只有眼前4㎝2的防护屏,心里装的只有焊缝、电弧和熔池。任外界如何喧嚣嘈杂,这个4㎝2的世界,谁也走不进。

  端稳“技能饭碗”

  张合礼能吃苦,师傅用“有股钻劲儿”形容他。狭窄的焊接空间里,张合礼可以不吃不喝,持续作业七八个小时。

  可在他看来,这些苦都不及“没有技术”来得苦。

  张合礼出生于陕西农村,初二那年,因为家庭贫困,他辍学外出打工。他做过工地小工,也当过饭店洗碗工,即便后来在青岛打工有了每月近5000元的收入,张合礼依然觉得“唯有掌握一门技术,才是长久之计”。

  2005年,20岁的张合礼如愿以偿,成功考入青岛四方机车车辆高级技工学校。

  半工半读的3年里,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为了争取更多“练手”机会,他主动提出义务维修学校设备,以此换来了比其他同学多出1倍的实操时长。

  2008年,青岛职业技能大赛首次增设学生组,张合礼一举夺冠,拿到了免试进入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入场券”。第一次看到气派的车间和先进的设备,领教了师傅们的技能,张合礼直言“技能饭碗不好端”。

  一次焊接结束,头戴焊帽视线受阻的张合礼,不小心将高温的焊枪碰到了师傅的手臂,一条十几厘米长的水泡瞬间鼓起,师傅的第一反应不是处理烫伤,而是迅速趴到设备里查看焊道,以便在最短时间内修改处理。

  “从我们手里交出去的活儿,不能让别人挑出任何毛病。”只这一次,张合礼瞬间明白了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的意义。

  张合礼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看完了十多本专业书籍,对于《电焊工》甚至能达到背诵的程度,练习的边角料足有四五吨重。原本需要1年才能转正,他只用了6个月。

  2011年,张合礼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举行的LVM杯中德国际焊接大赛,德国专家看到他的焊件不禁竖起大拇指。那次比赛,张合礼的成绩是第一名。技能的饭碗,他端稳了。

  70.2万米焊缝

  张合礼创新工作室里摆放着逾百个奖杯、证书,由他或工作室成员完成的工件整齐排列在展柜里,堪称艺术品。

  “你看这个铝合金焊件,它的焊缝不论是波纹还是宽窄都均匀一致。”说起自己擅长的领域,张合礼滔滔不绝,专注中倾注着热爱。

  十几年的焊接经历,张合礼坦言,最难的当数动车组司机室焊接。

  2015年,中车青岛四方公司承制我国首列“复兴号”CR400AF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头由80多块不同弧度的蒙皮拼接而成,共有3000多条焊缝,总长度600多米。“这些焊缝囊括了平、立、横、仰等焊接位置,焊接流程非常复杂。”张合礼回忆说。

  连续15天,张合礼没日没夜地“泡”在工作现场,历经上百次试验,终于探索出“司机室蒙皮组合焊缝不停弧转换”焊接法,焊接合格率提高了30%,工作效率提高了50%。

  2017年,我国首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研发试制,张合礼再次被委以重任:两个月内,带领团队12名成员获取车体所有焊接的工艺参数,为技术部门提供数据支撑。

  这是一项庞大且毫无头绪的工程:一台磁悬浮列车车体有上万条焊缝,每条焊缝需要进行上百次试验才能获取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20余项数据。

  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张合礼带领团队经历了无数个“虐心”的通宵达旦,优化创新技术100多项,实现了数据参数“零误差”的目标。

  从时速250公里到3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从“复兴号”高速列车到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张合礼完成的焊缝累计70.2万米,留下他“烙印”的500多列高速列车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与中国高铁“焊”在一起

  “13排70座。”虽然已经时隔多年,张合礼仍然清楚记得2013年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座位。

  “国歌奏起时激动的心情,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再次回忆,张合礼仍然用“难以置信”来形容,那是属于技术工人的高光时刻。

  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齐鲁大工匠……张合礼说,自己很幸运,是与中国高铁共同成长的一代技术工人。

  近几年,智能生产车间的改变让张合礼欣喜,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焊接机器人已承担起50%以上的焊接任务。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张合礼深知,时代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已不同往昔。

  学习软件、练习编程、反复实操……一年多时间里,张合礼“长”在了工作室里,闷头钻研自动化编程。从最初简单的公式,到成功编写曲面焊接指令,张合礼和团队成员反复论证每条编程的可操作性,确保机器人焊接能满足现场各种需求。

  “加工制造智能化并不是人工技能的终结,恰恰需要更精湛的技术能力作为支撑。”张合礼直言,一些年轻技工误以为车间作业只是操作机械,殊不知如果不具备扎实的实操技能,仅靠数控操作很难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要成为机械的‘大脑’,将手中的技能通过编程‘移植’给机械手臂,这是产业工人与智能生产线的搭档方式。”

  2021年7月,张合礼参与技术攻关的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高铁和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张合礼说,从样车试跑到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正全力以赴,力争这天早日到来。

  如果说,当初选择焊接是为了改变命运,那么,不知从何时起,对于焊接的热爱,早已在张合礼心里生根发芽。

  一把焊枪,把他与中国高铁事业“焊”在了一起。(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嫱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