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保护专家蒋齐讲述“三北防护林工程”

发布时间:2022-11-11 12:20: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 题: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保护专家蒋齐讲述“三北防护林工程”

  中新网记者 邢利宇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尔汗布达山、喀喇昆仑山,地跨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在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规划从1978年至2050年,通过73年的建设,实现林地总面积由1977年的2314万公顷扩大到60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14.95%;同时,沙地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在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眼中,这一工程是中国的世纪工程,是“绿色长城”。

  10日,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举行宁夏宣讲报告会。蒋齐作为主讲人之一,在会上讲述了“绿色长城筑起生态文明新典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故事”。

  他回顾,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沙化土地已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已危及国家北疆的国土安全,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调查,那时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5.05%,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天数长达80天以上,形成了从新疆到黑龙江绵延万里的风沙线。

  而从1950年起我国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和新疆等地开展的防护林建设实践表明,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地区人民生活条件和农牧业生产条件。

  为此,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顶层设计。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印发,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作出了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开创了中国生态建设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蒋齐介绍,三北工程建设40余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十一五”的12.4%、“十二五”的13.02%、“十三五”的13.57%。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2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

  2019年美国航天航空局公布一张全球变绿卫星图,过去20年来,地球表面总共新增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植被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这些新增面积中有25%来自中国。

  “40多年来,三北工程坚持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建成了一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培育了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游憩休闲等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蒋齐说,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黄土高原、新疆绿洲、燕山山地等地区结合“三北”工程,建成了面积达463万公顷的三大特色林果产业带,年产干鲜果品4800多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蒋齐说,三北工程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条件之艰难,效果之显著,远远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原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1987年以来,先后有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新疆和田等十几个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2018年,三北工程获得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

  但是由于自然禀赋等原因,三北地区生态脆弱将长期存在,生态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该区域仍然是我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攻坚区、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沿区、防治沙化和荒漠化的核心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区,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蒋齐因此建议,从事生态研究与实践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者,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建设美丽三北为目标,为在2050年,把西北风沙与荒漠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区建成功能完备的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生态人的智慧和力量。(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